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55|回复: 1

[慈善] 冯泽芳

[复制链接]
tynf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8-20 15: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冯一民


      冯泽芳(18991959),字鳆堂,浙江义乌赤岸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著名的棉花科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

刻苦求学  奋发成才

      1899220,冯泽芳出生在义乌赤岸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冯泽芳3岁,爷爷教他认字,赤岸街上店铺的名字,都能读得出来。爷爷心里很高兴,决心送他上学。
      1913年,冯泽芳考入设于金华的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家穷,来去都步行,并从家里带干菜下饭。冯泽芳酷爱读书,春节到姐姐家拜年,也是把书带去看,不出去看花灯看戏,他说花灯没有书好看。191612月,中学毕业。家里经济困难,不能继续升学,经人介绍,到稠南小学教书。
      1918年冬,得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杭州招生,农业专修科不收学费和膳费,这对穷人子弟很有帮助。他会同同学周拾禄(18971979,义乌周墟村人,著名水稻专家)一起去报考,结果都被录取。两个同窗好友,立志齐心协力为解决贫苦农民吃饭和穿衣问题而奋斗。周拾禄,专攻水稻科学;冯泽芳则专攻棉花科学。最终,两人都出色地实践了这个诺言。
      在读农业专科的三年内,冯泽芳既博学理论,又注重实践。在报刊上发表了关于改进农业生产的文章6篇和译文1篇,在农学生涯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21年毕业后,冯泽芳继续攻读本科。由于经济拮据,他一边工作一边读学分。先后做过东南大学助教、江苏省立第三农校和第一农校教员。四年时间里,又发表论文7 篇,译文1篇,编著了一本中专教材《中等棉作学》(中华书局出版)。其中有两篇论文,水平很高。一篇是《中棉之形态及其分类》,这是历时两年多,观察了 112种中棉后写成的。这篇文章莫定了中国境内的亚洲棉分类的基础。另一篇是《中棉之孟德尔性初次报告》,这是在孟德尔定律发表后,首先应用于中棉研究。冯泽芳研究了中棉11个性状的遗传行为,经过19231925年连续3年种植试验,结果与孟德尔定律一致。19256月,冯泽芳在东南大学农科农艺系本科毕业,成为江苏第一农校专职教员。
      1926年春,冯泽芳经人介绍,与义乌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教员孟成玉结婚,并在南京建立起小家庭,孟成玉在距南京不远的小县城一一安徽当涂,谋到了一个小学教员的职位。年底,第一农校因经费无着而停办,冯泽芳失业,在当涂小学住了半年。
      1930年秋,冯泽芳考取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出国留学。在康乃尔大学的3年,他潜心研究。他说,我这个留美学生,一不会跳舞,二不会唱歌,三不会打牌,四不会游泳,五不会开汽车,是个十足的土包子。他坚持理论创新必须有实验为证。寒冷的冬季,他继续在温室里栽培棉花,引得各国学生常在窗外驻足观看,并戏称为“圣诞树”。他充分利用美国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棉花细胞遗传密码的载体一一染色体。1933年夏,他因论文优异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颁发给优秀毕业生的金钥匙。他的博士论文《亚洲棉与美洲棉杂种之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研究》,从染色体解开了中棉与美棉种间杂交很难成功以及杂交成的第一代皆不育之谜,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重视。
      同年秋,冯泽芳学成归国,在南京就任棉业统制委员会技术专员。冯泽芳把孙中山先生的话“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视为座右铭,并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棉花事业。

区域试验  国际领先

      1934年,冯泽芳任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兼植棉系主任,主管研究和推广。冯泽芳把科学技术带进棉花生产的田间地头,不到10年时间,使我国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这是中国棉作改良史上辉煌的一页。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棉花进口国,迫切需要适合机器纺织的本国产的高品质棉花。1932年,中央农业实验所聘请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洛夫主持中国棉花的改良工作。虽然从1910年以来,已经多次引进美国良种,尤其是1919年,华商纱厂联合会邀请美国棉花专家顾克来华指导棉种改良,帮助引进了美国最优质高产的爱字棉等八个良种。但十几年过来效果仍不理想。洛夫征集了中棉、美棉31个品种,在中国南北各棉区进行区域试验。次年,洛夫回国,改由冯泽芳主持这项工作。他到各省棉区调查研究以后,将试验方法加以改进,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10个产棉省,选择水、土、气候有代表性的地点共18处,作为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地。每年棉株生长季节和收花之后,他都要到这些试验点详细考察、记载、总结、指导。30年代的中国农村条件十分艰苦,洋博士愿意这样深入第一线的,却是凤毛麟角。
      经过四年的辛苦试验,得到令人欣喜的结果。在黄河流域棉区,美棉斯字棉4号是高产优质的最佳品种,平均增产1167%。在长江流域棉区,最优质高产的品种则是美棉德字棉531号,平均增产15%。而且,这两种棉的纤维长,售价高,都使棉农增加收益。相反,美国最著名的良种、种植面积最广的爱字棉,种植在中国所有各棉区,产量质量都不理想。这充分说明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在国内,各个主要农作物中,棉花率先实行了全国性的品种区域试验,这一课题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与苏联并列为最早实行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国家。
      全国棉花品种区域的试验成功,棉农和纱厂都将直接受益。而且使大家懂得了某个良种,只在某个特定棉区才能优质高产,这对品种试验和良种推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一度中断,直到1956年才恢复,仍由冯泽芳主持,当时他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教授。19561957年的试验结果,又肯定了徐州209号、彭泽4号等著名良种。这项工作至今仍为国家评选良种的严密体制。

推广良种  造福棉农

      此后,冯泽芳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棉花良种和植棉技术的推广上。这是一项面向农民的工作,许多知识分子对这项难度极大的工作,都望而却步。不少人认为冯氏是一向做试验研究的象牙塔中的人,是一个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授,哪能领导推广工作!但他毫不动摇,以惊人的耐性和细心,用事实来说服农民。在一大批有志青年、各地棉产改进所和农业改进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斯字棉和德字棉的推广工作,获得巨大成功。
      在推广斯字棉过程中,冯泽芳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过去引进良种成效不显著的原因有二:一是未经品种区域试验,故未能知晓斯字棉4号在黄河流域质量好、产量高。二是在于管理不善。棉花是易于杂交和退化的作物。
      一户农民的良种棉田,面积甚小,受到四周种植的不良品种杂交,而导致退化。有鉴于此,冯泽芳提出严格的棉种管理区制度。严格规定,管理区内棉田,一律只准种斯字棉4号,不准种任何其它品种。棉花种子一律统制输入与输出,从美国选购纯种。收获后,农户的轧花车也一律在管制之列,斯字棉与其它棉花分别轧花,违者严惩。陕西全省设有42位督导员、推广员,严格监管和技术指导。实施结果,斯字棉结铃累累,再加上棉花质优,售价高,收入增加极为明显。农民们争相种植,并愿意遵守统制管理。于是,“棉种管理区”迅速扩大。1940年达85万亩,棉农增收3400万元。而这年的推广费,仅得中央农业实验所拨款2万元,陕西省政府拨款2万元,共计4万元。即每元推广费使棉农增收850元之多,费用省、效益高,罕与论比。
      成绩最出色的是陕西省径阳县。全县棉田,清一色的斯字棉,是全国唯一的棉花纯种普及县,故斯字棉又有泾阳棉之称。在泾阳,棉农丰衣足食,盖新房的农户增多,子女上学数增多。与斯字棉统制管理以前相比,真可说有天壤之别。
      19369月,冯泽芳来到云南考察。他惊喜万分地发现,在开远县等地零星生长着的称为木棉的“小树”,竟是全国都没有的、可纺成50支纱的优质长绒棉。于是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对木棉进行了研究。
      冯泽芳发现,“木棉”一词,在云南用得极为混乱。于是,他从植物分类学上予以鉴定和澄清。有一种高达十几米的乔木,开红花,极为鲜艳,其果实内绽出之絮,不能纺成纱,它与普通的棉,不是同属。故不能再沿称为木棉,应正名为攀枝花。
      另一种与棉同属,故应仍称木棉,不必更改。这木棉又因形态之不同而分为二型。冯泽芳根据棉核的性状,将其分别命名为联核木棉与离核木棉。联核木棉在中国种植历史已经很久,在经济上没有什么重要性。
      离核木棉在中国栽种的时间则很短,在开远等10个县,据种植的主人称,没有超过20年的。最早的是1919年傅毓南任开远县实业局长时所栽,共40余株。他采种的一株木棉,可惜已被砍掉,无从再查考。故离核木棉在云南种植的历史,仍为待解开之谜。离核木棉为多年生灌木,高约4米,与埃及棉同种,性状相似,又都是纤维长2836毫米的长绒棉。由此,冯泽芳倾向于它是埃及棉迁入云南后,因气候暖热而变为多年生所致。云南的冬季,气候也很暖和,在他省为一年生的棉花,拿到云南,越冬不死,均可变为多年生。例如,开远棉作试验场场长杨宜申于1924年所栽的中棉和美棉,到1936年还活着,且依然开花结果。
      冯泽芳认为,在云南,离核木棉极具开发推广价值。
      第一,可以高产,离核木棉每年开花吐絮两次,这在增加产量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第二,云南的特点是山多田少,草棉(云南对一年生棉的称呼)需种在田里,种时需水灌溉,这就要与水稻、甘蔗争地、争水,难以推广。然而,木棉则可种于山坡、墓隙、田边、屋角及一切荒地,而云南荒地到处可见。从雨季开始后下种,不与水稻、甘蔗争地争水。故离核木棉是云南增加棉产的救星。
      第三,我国近20年棉花改良的结果,从10支纱到42支纱的原料,均可由国内自给。惟50支以上细纱的原料,仍需仰赖埃及棉进口,成本昂贵。离核木棉的纤维长度超过中棉和美棉,它可纺出50支以上高档细纱。
      1937年,冯泽芳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棉作系主任、云南工作站站长。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前夕,中农所从南京迁往四川,冯泽芳则前往云南工作。
      冯泽芳夫妇拖儿带女,一路备尝艰辛,到了贵阳,休整几周,顺便考察贵州的工作。他在毕节县农村亲眼看到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赤身裸体在地里劳动,一见生人来了,立即丢下锄头,飞快跑人草房,钻进草堆中。这一带的贫苦农民从来没有被子,晚上就睡在草堆里。农民赶集或进城,穿的是用玉米皮编成的衣裤。冯泽芳感叹不已,更坚定了发展棉业,使贫苦农民有衣穿有被盖的决心。
      冯泽芳到云南后,大力宣传开发离核木棉。首先得到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富滇银行行长缪云台的赞同。缪出面牵头,由“富滇”、“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家银行共同出资100万元,组成云南木棉贷款银团,扶助农民种植木棉。因木棉下种之后,第一年几无收成,第二年亩产三四十斤,第三年以后可收 100斤以上。银团主持者深明底细,毅然决定长期贷款办法,前两年不还款,第三年开始还款,第五年还清,若有必要可延长一年。云南木棉推广成功,银团功不可没。接着,会同政府机关,组建云南省木棉推广委员会,由建设厅长任常务委员。1939年,为了便于在第一线指挥,又在开远县设立办事处,冯泽芳任主任。
      木棉试验和推广,初期困难重重。从种植木棉的好处、植棉的技术到领垦荒地、贷款办法,他们挨家挨户宣传并帮助办理各种手续。木棉长成以后,又组织农民参观种得好的地块,介绍经验。此外,如粮价飞涨,农民愿意先去种粮食。又如大量资金与人才涌入云南,使云南建设突飞猛进,导致劳动力缺乏,纷纷以高工资吸引,农民愿意去做工。又如治安不太好,较远的荒地,农民不敢领种等等。经过努力,终于打开了局面,四年后达到7万亩。这年木棉的市值,比国民政府全年的全国农林总经费还多三分之一,足见推广木棉的功绩之大。
tynf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5: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屋建瓴  划分棉区

      冯泽芳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关于中国棉区划分的研究和关于中国棉工业合理分布的研究。这两个课题研究的成果,合起来组成为一个思想体系。
      冯泽芳是我国最早从事中国棉区划分和棉工业布局研究的专家之一。他平均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全国各地调研,足迹踏遍产棉地区。
      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与诸多因素有关。自然因素中,尤以气象和地理关系最密切。遵循客观规律去种棉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冯泽芳在1936年指出,淮河流域大平原是宜棉地区,当时因淮河泛滥而不能种棉,将来导淮成功后,应开辟为新的棉区。这一预言现在已变成现实。他还指出,长江流域以南,雨水太多,土质易于蓄水,宜种水稻,不宜植棉。南方高温雨多地区,种植热带水果,获利丰厚,从经济利益上亦不必种棉。北方地区无霜期太短,不宜植棉,发展畜牧,效益更好。
      从 1934年开始,冯泽芳经过20多年反复研究后,于1956年提出中国棉区宜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特早熟、西北内陆和华南五大棉区。某一棉区之良种,移到另一棉区种植,效果将变差。此研究成果,对棉花育种和良种推广具有指导意义。这种分区,经过几十年实践检验,证明符合客观实际,至今仍为科技界沿用。
      在研究棉区划分的同时,冯泽芳还悉心研究棉工业布局。他指出,棉花改良,并不只是单纯的农业之事,它与工业发展有密切关系。棉花改良的效果,纱厂首先受益。到1936年,纺织工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然而,冯泽芳指出,纺织工业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在沿海,远离了棉区。表面上这是因为沿海大都市电力集中,供电容易,实质上这是帝国主义压迫造成的。
      综合起来,冯泽芳的主要设想是划分棉区:在各个棉区,即在最有利的环境中种植良种棉花;扩大主要棉区,淘汰小棉区;在产棉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兴建棉纺工厂,以利农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的供应,使加工工业和种植业密切配合;全国达到棉花自给和棉纱棉布自给,而各省绝不要搞自给,那是不可能的或是可能但不经济的;其它各种特用经济作物也应这样实行全国合理分工的专业区,如茶叶区、丝业区、糖业区等。这个意见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这个设想,现已基本实现。


讲堂执鞭  培育后人

      1942年,冯泽芳应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的聘请,回到母校担任教授、农学院院长。遂又举家迁到重庆沙坪坝。
      冯泽芳治学严谨,提倡教师要联系生产实际,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聘请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堪为师生表率的各专业知名学者担任各系系主任和教授。在他们共同努力下,中大农学院成了学子们向往的著名学府。
      冯泽芳讲授棉作学、农学概论等课。在做过近十年的科研、生产推广工作之后再来教书,讲课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言简意赅,着重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学生们很爱听。
      例如在讲棉区划分时,他指出淮河是黄河、长江两大棉区的分界线,形象地说,淮北是平原,拉大车,吃小麦,养黄牛;淮南为丘陵,肩挑或推独轮车,吃大米,养水牛等等,浅显易懂。
      他要求学生绝不可只限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对老师开列的参考书,要求认真找来阅读,自觉求知,独立思考。尤其鼓励学生要有独到见解。他教导学生,除天资以外,更重要的是靠勤奋学习,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他十分注重实验室实验和田间试验。他强调要收集第一手资料,查阅原始文献,而不要人云亦云。对实验报告和论文,强调逻辑性强,数据翔实,结论有据。
      冯泽芳指出,农业是深受地域限制,亦即“地方色彩非常浓厚”的一门学科,以此显著不同于另一些自然科学和理论科学。他告诫学生,不仅外国的东西不能照搬,就是国内某地的经验,也不能简单照搬。
      冯泽芳常说:“我一生最爱的,一是棉花,二是青年。”经常介绍以往毕业生的成就,激励在校学生。在《科学》杂志上著文赞誉青年学者俞启葆在短期内发现两个连锁群(前人研究棉花遗传,30年才发现一个)。发现奚元龄踏实好学,就鼓励他钻研棉花细胞学,并为他关于棉属细胞研究之专著写了一篇重要的序言,帮他申请名额赴英国深造。他见徐冠仁的水稻遗传工作很出色,推荐晋升副教授,帮他申请奖学金去美国深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农业科技人才。后来的棉花科技骨干,许多是他的学生。
      中央大学所在地沙坪坝,是重庆市的郊区。他们家在重庆住了长达4年之久,夫人和孩子却从未到市内游览过。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学校将要迁回南京,才由校长吴有训把他使用的小汽车借给冯泽芳,让他带全家人到重庆市里观光一圈,以告别山城。
      1947年,农林部恢复成立棉产改进处,仍由孙玉书任处长,冯泽芳任副处长。他又从事全国棉花改良工作,全家从繁华的南京城里,搬到偏僻的孝陵卫以东,他和夫人都毫无怨言。后来,他与孩子和朋友谈到一个人的工作时说,做几年实际工作,教几年书,这样轮换着做,对人对事都有好处。
      1948 2月,棉业界同仁欣喜地看到,自己从事的棉花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领头人冯泽芳有不朽的功绩。人们评论道,提到中国的棉业,就不可能不提到冯泽芳;提到冯泽芳,就不可能不提到中国的棉业。大家还认为,冯泽芳所以取得成绩,离不开孟成玉女士的全力支持,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从无怨言。冯泽芳50虚岁生日时,举办了一个简朴庄重、学术气氛浓厚的冯泽芳先生五十寿辰暨银婚纪念会。收集到他的论文83篇,从中选出代表作13篇,汇编成《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出版。旨在“以冯氏为例鼓舞新进的同志”,希望大家“师法冯氏奋斗精神,阐发农学知识,开发中国农业资源,为三万万以上农村社会中的同胞谋福利。”
      冯泽芳虽然名重一时,但他始终虚怀若谷,铭记师长的教诲、同事和学生的帮助。在50岁时,回首往事,冯泽芳套用胡适的诗句自咏:“清夜每自思,此身非吾有,一半属师长(原句为“父母”),一半属朋友。”
      1949 4月初,他又回到中央大学任教授。19548月冯泽芳当选为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冯泽芳应聘为生物地学部  (后扩大并分开,则为生物学部)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1956年,参加我国12年(19561967)长期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等的亲切接见。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冯泽芳出任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同年,冯泽芳应邀率中国棉花科学代表团赴苏联考察访问,并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117,登上莫斯科红场外宾观礼台,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创业精神  永世流芳

      19583月,棉花研究所搬迁到河南安阳白壁乡新址。冯泽芳举家率先离开条件优越的首都,来到这个条件艰苦的农村。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地工作,又被选为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冯泽芳嗜书如命。虽然他极少去商场,但书店却是经常去的,数十年如一日,故藏书颇丰。搬到白壁后,乡下没有书店可去,他就在北京新华书店邮购部,保持百元左右的余款,来了新的有关棉花和农业书籍,邮购部立即给他邮去。他去世后,冯夫人把这些书都捐献给棉花研究所。
      在亩产万斤水稻、万斤小麦的浮夸风盛行之时,棉花所提出亩产万斤棉的口号。冯泽芳坚决抵制,说:“最多能产660斤,再多,很少可能。”1959年全国开展反右倾拔白旗运动,冯泽芳的日子更难过。1959922日,这位在国内外享有威望的专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这是中国棉花科技界的一大损失。
      198019,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补开冯泽芳追悼会。孟成玉率领从北大荒、新疆、南京三地来的子女及孙辈,参加追悼会。
      追悼会前,冯泽芳的子女从北京来到安阳寻找父亲的遗骨。1959年,遗体简单地埋葬在棉花所西北几里外。经历十年动乱后,坟墓早已无影无踪,没有一个人说得出去向。只见一片茫茫棉田,冯泽芳的遗体已经永远溶化在他毕生耕耘的棉花地里了。棉田就是他的墓地,棉花就是他的墓志铭。
      在追悼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致悼词,对冯泽芳一生作了高度评价。
      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对冯泽芳作了专条介绍。1989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农学家传》和19935月中国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均有冯泽芳的传记。
      中国棉花学会的会员们,捐款铸造了冯泽芳铜像,留住他睿智而和蔼的容貌,19974月棉花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举行了冯泽芳铜像揭幕仪式。
      1999年,义乌人士又筹款塑造了一尊冯泽芳铜像,安放在他的母校、现义乌赤岸端本学堂旧址。义乌籍旅美园艺学家王梅园女士捐款l万美元,在赤岸镇中心小学设立“泽成奖学金”,以纪念她深深敬重的冯泽芳、孟成玉夫妇。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金善宝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月版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杜19935月版
      《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中国棉业出版社19481月版
      《浙江院士风采录》,余洪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9 09:52 , Processed in 0.0937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