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24|回复: 36

请问江西都昌冯氏从那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7 21: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都昌冯氏家谱吗?
都昌冯氏从那里来?
请明白人赐教,谢谢!
发表于 2007-9-25 1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

江西都昌和江西瑞昌有没有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21: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联系.

据都昌的一个本家介绍他们世系能联系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4: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

既然都昌和瑞昌能联系上,哪很有可能都昌冯也是从湖北迁居过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7 19: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请看“江西省瑞昌市冯姓寻根之地湖北江夏竹牌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09: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

启珍老弟:
         按目前现有资料排序,我们这一支是否是这样:冯异公—兴公—延巳公—式公—京公—乾公—才兴公—思孝公(邳州一世主)。
                                                           寿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15: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排序就是这样的:以上世系不详---式公---京公-----乾公--守禄公---曰玠公--才兴公--思孝公。

[ 本帖最后由 冯启珍 于 2007-9-28 15: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08: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

根据都昌冯刿本家介绍,都昌为延巳公之兄延鲁公之后:
"南唐户部尚书侍郎冯公讳延鲁(字仲熙号淑文)之遗骸被其曾孙都昌冯氏之鼻祖公甫公迁葬于灵芝山。灵芝山陵园墓铭:“誉盖神州延鲁公,休宁世住位江东。南唐辅政名环宇,北宋承恩耀碧空。迁葬灵芝千载旺,嘏遗后代万年雄。泱泱大族重修墓,横揽河流祭祖宗。”"
"四十七世祖冯京公,延巳公之孙。冯京公宋景佑进士,俩娶丞相女,三魁天下儒。卒赠司徒,谥文简。"
"四十八世祖公甫公 都昌冯氏之鼻祖,讳评号长者。公北宋天禧辛酉进士,官居饶州郡守。世居江东休宁。北宋至和年间途经灵芝山,目睹灵芝发秀,牡丹竞芳,一派瑞兆,遂挂冠隐居于此。为官爱民,被尊称为长者。精通周易,深谙堪舆,择福地以燕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资料交流

        冯异公  
        ↓                           
二世:  彰,欣(35年,帝思异功,复封彰弟欣为析乡侯。),抚安公
        ↓                           
三世:  普,仲公(十三年,更封彰东缗侯,食三县。彰卒,子普嗣,为信节侯,其初封于吴国为安东侯有罪,国除。)
        ↓                           
四世: 晨(永初六年,安帝下诏曰:“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善善及子孙,古之典也. 光耀万世,祉祚流衍,垂于罔极。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勋烈,披图案籍,建武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臣,谶记有征。盖萧、曹绍封,传继于今;况此未远,而或至乏祀,朕甚愍之。其条二十八将无嗣绝世,若犯罪夺国,其子孙应当统后者,分别署状上。将及景风,章之旧德,显兹遗功焉。”于是绍封普子晨为平乡侯。)
明肃公冯宣(后复迁镇浙东,官为太师。)
        ↓                           
五世:  武庄公(明肃公常抚军安闽,而得其子武庄公也。)
        ↓                           
六世:  东伯(于吴,则奉信节侯、安东伯,两代而并传;浙之东伯,太师明肃公而独传;)
(浙之西街诸派,皆祀汉末安官勾章军府中尉冯冕公,谱载出自汉云台廿世孙,亦大树将军之裔也。)
        ↓                           
七世:明会公(郎官)
        ↓                           
八世:宁先公(郎官)
        ↓                           
九世:高洁公(名良志,受汉安帝(公元106-125)以玄薰美币聘之。)
        ↓                           
十世:文宣公(名羡,汉顺帝时(公元125-144)年官光禄大夫。)
        ↓  12代世孙                    
廿二世:忠武公(名企,晋朝(公元265—316年),为中散大夫)
        ↓曾孙                           
廿五世:文靖公(名劲,官湖广将军)
        ↓曾孙                        
廿八世:予衡公(名恒,为上党邑侯);端宪公(名坚,魏(公元386—534)之丞相);殉义公(官至大夫)
        ↓                           
廿九世:芥公(名,讳道根,梁武帝时(公元502-549)官豫章刺史,)
        ↓曾孙                           
卅二世:端宽公
        ↓                           
卅三世:冯甲公(以德为官,后擢衢州通判;)
        ↓孙                          
卅五世:敏慈公(于隋炀帝时(公元604—617)赐兵部尚书)
           ↓玄孙                           
卅九世:万石公(中宗(唐,683-684年)时赠封视部尚书)
           ↓孙                          
四十世:港澜公(讳海先,中宗时(683-684年)乡科)
           ↓孙                        
四十三世:乃卒公(不仕)
           ↓孙                       
四十五世:旌忠公(讳元常,官为侍郎,有三代闺门礼法)
           ↓                           
四十六世:芥公(讳蕙兰,玄宗时(712-756年)进士,官至尚书仆射)
           ↓曾孙                           
四十九世:坚介公(官至上林院)
           ↓孙                          
五十一世:中献公(官少府);世德公(官中书舍人)
           ↓曾孙                          
五十四世:芳德公、看中公(顺宗时(805-806年)进士)
           ↓ 曾孙                          
五十五世:宿公(德宗时官翰林院侍读)
           ↓  曾孙                        
五十八世:芳公(官拜文伟殿大学士)
           ↓ 曾孙                          
六十一世:药公(官御史)
           ↓                           
六十二世:美公、羹公、羔公三人,俱武军都使司。
           ↓孙                           
六十四世:药王之后有五人,乐君公、辅君公,弼君公、相君公、荣君公等,宪宗时(806-820年)皆为主簿至道判;
           ↓                           
六十五世:承信公(以乡德科举知州令)
           ↓                           
六十六世:玄公与前衡公,俱知州令;
           ↓ 曾孙                          
六十九世:英德公(名翔,官至户部侍郎)
           ↓                           
七十世:可承公,为金州刺史,
           ↓                           
七十一世:筠公,官金州令;
           ↓孙                           
七十三世:访德公(文宗时(827-840年)为参政大夫)
           ↓孙                           
七十五世:晦公、宗公、墨公,皆为尚书,名入州青阁;
           ↓                           
七十六世:可望公,为邑侯,
           ↓孙                           
七十八世:间公、视简公、道明公等俱县尹政;
           ↓                           
七十九世:魁登公,懿宗时(859-873年)官至中原营督军。
           ↓孙                           
八十一世:万成公,禧宗时(873-888年)为上林花监事;
           ↓                           
八十二世:涓公,昭宗时(888-903年)为判官主监;
           ↓                           
八十三世:载公,昭宗时(888-903年)为判官王监;
载公,昭宗时为省全县令,延谔公、廷臣公,仕朱温之朝,见温暴淫荒度,刺太子之后自刺,为国除暴,号仆夫,谥正义药王之裔。

浩澜公之后,自唐后散乱而失其世系,闽中谱传斯时郎官廿七人,军大夫官者三十人,从军者五百多人,皆失其世系,因目前五代之乱……然如我出自福州,先公迁徙而至泉州、晋江,日久而失其传,所奉者文伟学土文明公,以下乐顺公等,及至宋代交泰公、元公,真宗时由进士至龙图阁学士,追立宗祠,将文明公为上世,以乐顺公为初世,至交泰公为六世,今立于福州大宗祠,谨追闻以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湖南道州冯姓斌山世族 继亮公族谱》第二十一页

编撰于:公元一九九九年五月  编者:建荣
始祖  冯京
二世祖  徽
三世祖  成德(官居南京)
四世祖  标(居南京)
标生三子:松斋、柏斋、梅斋(枚斋)
五世祖  松斋(迁湖南道州(道县))
        柏斋(迁湖南道州(道县))
        枚斋(仍居南京)
枚斋生一子:瑞祥
六世祖 瑞祥
七世祖 兴宗
八世祖 弘甲
九世祖 元育(居广东阳山三禾洞)
十世祖 税护  生子君智
十一世 君仁、君义、君礼、君智(清水塘)、君尚、君政(莲 塘)、君靖、君定(怀集)
十二世 龙俊(三禾洞)、龙现(大汉洞,分迁鹤山)、龙显(英德黄花)、龙角(广西贺县)
十三世 蓍公(三禾洞)、茂公(失考)、英公(迁居广宁)
十四世 积一(三禾洞)、积金(迁白 莲)、积玉(迁清远桃源)、积满(迁清远浸潭)
一、十四世积一,居广东阳山太平镇三禾洞,生三子:
1、廷刚,仍居三禾    2、廷旺  3、廷奎,兄弟二人同迁道县审章塘冯家村。
二、十四世积金,居广东阳山白莲乡岗咀村,生九子:
1、帝万  居白莲马丁洞  2、帝兴,居河皮牛洞   3、帝华,居河皮牛洞
4、静山  居浸潭沙尾    5、定山,居清远十洞、广宁、怀集  6、云山,居清远浸潭
7、风贵  居清远浸潭    8、明聪,居浸潭、南冲等   9、天香,居清远鱼坝
三、十四世积玉,居清远桃源镇十洞、黄泥坎,生三子:
1、文龙,子孙分居浸潭、清城、什所、独石、大洞、高华堂等
2、文雪,子孙仍居黄泥坎,分居塘坑、庙岗等
3、文育,子孙居黄坑、鱼汕等
四、十四世积满、居清远浸潭芦苞村,生三子:
1、日山,子孙居广宁联和镇分迁各地
2、月山,子孙居浸潭车田、沙河、鱼坝、珠坑的头由滩等
3、明山,子孙居芦苞村、新兴围、太平居、军岗、石咀、大块田、沙河、鱼坝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fengcs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延鲁公应为延巳公之兄

都昌本家没错, 经本人再次查阅族谱, 延鲁公应为延巳公之兄, 本人为延巳公四子傅公(一世祖,三十三世孙)后裔, 祖居江西抚州崇仁, 现居江西南昌县黄马;傅泰辰北平 达道英贤事业 奇猷缵述家风 为仁克復有日 元国万世来荣 经治本由学积  兴朝民士悦从 赉弼奠安寰宇 良才允奏敷功 集聚浩杰神威 为我们这一支的字辈排行, 联系方法:QQ66997193

[ 本帖最后由 冯由访 于 2008-2-13 11: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的帖子

南昌的本家你好。欢迎您来到我们冯氏论坛大家庭,共同探讨我们冯氏历史文化。能否将延巳公上下世系传到这里,大家共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7: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2#

启珍本家: 我以前放了一个在中华冯氏网, 现在找不到了, 要重新去看族谱才清楚, 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7: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冯氏世系表

把我们南昌(抚州崇仁)的世系表和江西都昌的对一下, 基本能对上, 但仍有一些出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7: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

由访本家您好:
  你提出延巳公应为延鲁公之兄,有确凿的资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7: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4#补充

应该说从延巳公,延鲁公以上, 基本能对上,  比对时发现, 有些出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7: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查史料

延鲁公为延巳公之兄, 我们的族谱上也有记载.

[ 本帖最后由 冯由访 于 2008-3-30 14: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7: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拟年初三再查族谱

今年我备好数码相机, 如果可以, 拍一些族谱下来, 抄写的速度太慢了, 一个上午也抄不了多少, 且只有年初三(新生儿上谱)这一天, 我们才允许看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2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以下可是您以前传在: 《中华冯氏网》的资料  fengjianhua



江西南昌冯氏世系表
唐公
达  遂
    义  中   和
       奉天, 奉世
              谭  继   野王
                      存  幼
                      行
                     异 (大树将军)   巽  龚
                   樟  椿
                 福济
              温  良  恭
                 星 辰 旦
                    松
                    固
                  胃  胄
                  仲
                  浮
                规  矩
               纨
              仲仪
             义   和     睦
                玟 瑶 珍
                   宗迪
                   彦远
             国植  道根  道朗
                  怀  熙
                      子诞  子琮
                           慈明, 慈照
                                惊 忤 惮
                                  羽 翔 翱
                                智 庐 谋
                              潭 湘 海

延己公
伸, 伟,倜, 傅
           彦, 志诚, 太法, 茂
                      |
                      |
                   信, 高,  辰
                             |
                             |
                           贤度
                             |
                             |
                           克寿  公
                             |
                         有通(二十世祖) 有遂  


(另, 族谱记载, 我族南阳发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我找了一出处:http://www.waok.net/xhmf/51643/1721447.asp
“冯延巳的异母弟冯延鲁,“锐于进取,常欲用事四方,以邀功名”,冯延巳责怪弟弟:“士以文行饰身,勤恪居职,则宠光至矣,何用行险以图禄利!” ”

但这只是纪实性小说。

[ 本帖最后由 冯wz 于 2007-12-27 21: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2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的帖子

冯熙是冯郎之子,北魏冯太后之兄,北燕王冯弘之孙。国史和很多家谱上记载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0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谢谢WZ本家把我原来的贴字找出来, 我自己的原稿都弄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09: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各位本家宗长参考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
    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冯延巳终于登上了宰相的宝座。第二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亡数万人,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出任抚州节度使。


南唐国党争与唐宋之交的社会转型

何剑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关键词]南唐国;党争;唐宋之交;社会转型

[作者简介]何剑明(1952-)男,江苏如东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主攻南唐史
宋人马令在谈到南唐国党争时认为:“南唐之士亦各有党,智者观之,君子小人见矣,或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嗣、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元宗即位,延巳喜形于色,未听政,屡入白事,一日数见。元宗不悦,曰:‘书记自有常职,此各有所司,何其繁也。’由是少至。遂与宋齐丘更相推唱,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复与其弟延鲁交结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巳及弟礼部员外郎延鲁,俱在元帅府...在伐闽伐楚之役上的国策之争。早在李昪当政期间,宋齐丘等人就有拓土之议,但李昪“不以为是”。[6]保大二年(944)十二月,闽国发生内乱,“文徽表请用兵击王延政,国人多以为不可。”[5](卷284)但“自以唐子孙,慨然有定中原复旧都之意”[4](卷15)的元宗还是同意了出兵计划,遂启伐闽之役。明年八月,克建州,执王延政归。四年六月,陈觉在剑州(今福建南平)矫诏发动汀、建、抚、信州兵,以建州监军使冯延鲁为帅,进攻福州守帅李仁达。因吴越国出兵援闽,南唐战败,伐闽之役功亏一篑。宋党此次失算,引来阵阵责难,反对党以韩熙载为最。陈觉、冯延鲁本当按军法处治,因宋齐丘为之请,“止削官,迁外郡。韩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羽必基祸乱。”[4](卷12)他在疏中云:“擅兴者无罪,则疆场生事之臣恬不知畏;丧师者获存,则行阵效死之士何视而劝?”其言尖刻,必欲置陈觉、冯延鲁于死地而后快。但“元宗不能用其语”。[6]宋党的专权地位依然如故。不久,经宋党谋划,南唐又在一片反对声中兴兵伐楚,但因不在最佳时机,导致楚地得而复失,无功而返。冯延巳以文才名天下,看来也并非等闲之辈,“初,萧俨深恶延巳常廷斥之。及俨为大理卿,断狱失入,举朝皆欲诛俨,独延巳力争,以为赦前失入,罪不当死。俨终获免。”萧俨本算得冯延巳政敌,然在萧俨落难之时,冯延巳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在关键时刻救了他的命。冯延巳的异母弟冯延鲁,“锐于进取,常欲用事四方,以邀功名”,冯延巳责怪弟弟:“士以文行饰身,勤恪居职,则宠光至矣,何用行险以图禄利!” [2](卷21)至于冯延鲁闽战之败,实非一人之过,伐闽之役也并非荒唐之举,应当别论。[18]李重进反,向南唐借兵,冯延鲁审时度势,深知其当反但不得其时,断然拒绝。后宋太祖南下,在国家危急的情势下,冯延鲁临危受命,从容应答赵匡胤,留下了精彩的对话。赵匡胤盛气凌人:“朕以大军渡江,尔国能拒朕乎?”延鲁曰:“重进,天下之奸雄,陛下一鼓平之。蕞尔江南,安足以抗天威?但士大夫感其主恩,有必死之志,陛下能弃数万之卒,与之血战,则可矣。且大江设险,风波不常,倘进未尅城,退乏粮道,亦官守之职也。”闻此等掷地有声的辞令,太祖赵匡胤不得不故作“笑曰”之态,用一句“聊戏卿耳”敷衍过去,足见冯延鲁的多谋。[2](卷21)他既有谦和从容的礼仪,又有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大义凛然之态,与孙晟死国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宋党中的大多人士,既在军事行动中披挂陷阵,又在国与国事务中从容不迫,体现出高超的交往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与魄力。他们合力维护国家形象的做法,与反对党的游离状态和清议恶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延鲁公资料

冯延鲁,五代南唐文学家。一名谧,字叔文,广陵(今扬州)人,一说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南唐吏部尚书冯令愿之子,词人冯延巳异母弟。幼居歙州。吴让帝末为江都判官。南唐元宗保大初,为中书舍人。南唐出师攻建州时,为监军使。兵败后流放舒州,后赦免。累官工部侍郎,出为东都副留守。保大十四年(956),被后周所俘,留居汴京三年。显德五年(958)归南唐,为户部尚书,数次使宋。后改任常州观察使而卒。撰有《冯延鲁文集》,南唐亡时散逸。宋初存诗一卷、一百余首,今亦不存。《小畜集》录存其诗一首,《全唐诗续拾》据此亦收录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的帖子

交流:
都昌冯氏族谱提供的延鲁公的父亲名讳:復,字建中,号耕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17 02:57 , Processed in 1.1250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