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21|回复: 0

谁在教城管“打人不见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7 0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北京警察学院教授高峰在其执笔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中,教导城管如此应付暴力抗法。他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借鉴公安执法中的一些经验,对执法技巧进行了总结”。  不看执法对象,将普通百姓当成潜在罪犯对待;罔顾城管权限,随意效法享有“合法暴力权”的执法部门,这本“秘籍”因此饱受批评。对于高教授的语录,有论者童大焕痛快淋漓地指出,这是“权力腐蚀知识或者说知识卖身投靠权力”的结果。毕竟,是北京城管看中了高峰的背景,也是北京城管在用这本“内部资料”培训它的干部。那么,究竟是谁在教城管打人不见血?在我看来,并不是高峰教授这些专家偶发奇想,而是他们投靠的“形象工程”指挥棒早就给定了方向。
  北京城管为何如此重视“防止暴力抗法”,导火线大约是小贩崔英杰刺死了城管队长。但城管危机由来已久,它反映了一种甚至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地方政府官员要形象,干净卫生秩序井然的城市,比起印度、巴西的贫民窟,能体现经济发展的成果,昭示主政者的管理水平。部分先富者或中产者要提高生活质量,要向发达国家看齐。因此,对于整洁的市容市貌、良好的经商秩序等的追求是很强烈的。
  但是,现实中我们还有那么多穷人。他们是没有社会保险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还不到领取退休金年龄的城市下岗职工,他们又不愿去偷盗抢劫卖淫。不得已靠摆摊设点辛苦劳动谋生,没想到却讨了地方官员的“嫌”,成了他们追求政绩的“绊脚石”。如果能把这些人剔出视线之外,似乎也就可以当做他们根本不存在。因此,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在法律无据的情况下,通过地方发文等方式,组建了城管这支以维护市容市貌为任务的地方性执法力量。
  然而,城管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底层民众,做的是夺人“饭碗”的事情,工作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日日陷入追逐战、游击战是起码的。而某些“鹰派”城管更是将威胁恐吓、打骂、掀摊、没收等作为有效工作手段,不时更有打伤打死“相对人”的事见诸报端。而摆摊设点挣口饭吃,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罪过。无论这种观念来自现代人权思想或者传统道德伦理,无论出自自觉或者无意识,小商贩们都有理由觉得正义站在自己一边,因此时常采用各种方式“暴力抗法”,其抗争也普遍得到了民众的同情。城管的公众形象越来越恶劣,以致成了“和谐社会”的一块心病,不得不想办法加以改善了。
  而为了规避责任,一种流行的做法是,大量使用无编制的外聘协管员来干这种“脏活”,其中不乏地面上的“流氓”、“痞子”。在暴力的工作方式之外,这种复杂的成员结构进一步表明,部分城市的城管出现了黑恶化的倾向。更严重的是,城管的执法范围、执法权限等尚处在“妾身未明”的境地,地方政府却迫不及待地把原属于卫生、工商、建设管理的诸多棘手难办的问题,尽数托付给这个先天不足的队伍,甚至默许城管向暴力化方向发展。这体现了一些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降低,更表明社会肌体发生了病变。这么严重的后果,地方政府和城管部门尚不敢完全漠视。
  不过,地方政府并没有能力从体制和法律上彻底解决城管危机,它们只是认识到,有必要在操作层面上研究如何“干干净净地行凶”,绝不能授人以柄,这也才有了高峰们的隆重出场。但就算权力通过专家教会了城管们“打人不见血”,也并不能真正解决城管危机。前些天,深圳宝安城管练士滔被一对夫妻摊贩用尖刀刺成重伤的悲剧,就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5-5-4 03:08 , Processed in 0.1718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