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12|回复: 0

中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冯友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1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

生平
  • 1918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
  • 1919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1928年-1952年任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 1929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
  • 1930年-1946年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 1946年应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赴美国讲学。
  • 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3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参加梁效大批判组,为写作班子的顾问,批判孔子和尊孔思想。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十年时间编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
  • 1990年逝世,享年95岁。

作品生平著作可归结为“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三史是《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三套中国哲学史著作。六书是“贞元六书”包括《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分别完成于1931年、1934年,是第一套以西方哲学概念完成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其中许多概念已成为定论,为后世学者所共同接受。堪称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之作。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1948年在美国宾州大学上课教材编写而成。此书译为十多国语言,销售数百万册。是西方各国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必用的教科书,也是西方了解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途径。
《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完成于1990年,乃是冯友兰用生命写成的哲学大作。在84到95高龄等11年间,以准盲人、准聋子的身体状态,在每年住院数次的情况下,口述由弟子笔录而成。
《贞元六书》是一套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分为《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与《新知言》。《新理学》为其总纲,后五册是分属各章节,主要讲纯粹哲学。《新世训》是社会观,是新理学观点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新事论》是生活方法论与道德修养论。《新原人》是人生哲学,以觉解的程度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新原道》是哲学史观,分析中国哲学之发展。《新知言》是方法论,总结中西哲学史的经验。
生平著作收录在《三松堂全集》共十五册。

名言“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座右铭“辅旧邦阐新命,极高明道中庸”

著作列表
  • 《一种人生观》
  • 《一种人生观 :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 《人生哲学》
  • 《人生哲学》
  • 《三松堂小品》
  • 《三松堂全集》
  • 《三松堂自序》
  • 《三松堂学术文集》
  • 《中国哲学小史》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新编》
  • 《中国哲学史补》
  • 《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
  • 《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
  • 《中国哲学史论文集》
  • 《中国哲学的精神 : 冯友兰文选》
  • 《中国哲学的精神 : 冯友兰集》
  • 《中国哲学简史》
  •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名家自选学术精华丛书.第1辑,冯友兰学术精华录》
  • 《中国现代哲学史》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冯友兰卷》
  • 《孔丘教育思想批判/论孔丘》
  • 《四十年的回顾》
  • 《宋明道学中理学心学二派之不同》
  • 《我的学术之路 : 冯友兰自传》
  • 《新世训 : 生活方法新论》
  • 《新事论》
  • 《新知言》
  • 《新原人》
  • 《新原道, 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
  • 《新理学》
  • 《冯友兰自述》
  • 《冯友兰集》
  • 《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
  • 《冯友兰学术论著自选集》
  • 《冯友兰经典文存》
  • 《冯友兰语萃》
  • 《冯友兰选集》
  • 《觉解人生》
  • 《论孔丘》
  • 《贞元六书》
  • 《阐旧邦以辅新命 : 冯友兰文选》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11 17:23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