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38|回复: 0

《送冯判官之昌国》--元.张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7 2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天吴九首龟六眸。
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
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
经纶手段饱周孔,岂与弓马同等伦。
昼穷经史夜兵律,麟角凤毛多异质。
直将仁义化笞榜,羞与奸□竞刀笔。
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三军进退出筹度。
使移韬略事刑名,坐使剽游归礼乐。
凤凰池,麒麟阁,
酬德报功殊不薄。九天雨露圣恩深,
万里扶摇云外廓。

   《送冯判官之昌国》一诗最早见于明天启《舟山志》,作者署名苏轼。因苏轼是个大文豪,名气大,且诗文直指“昌国”“秀山”“兰山”等舟山地名,这首诗在明以后的历代地方志中,如康熙志、光绪志、民国志,乃至1992年出版的《舟山市志》:1994年出版的《定海县志》均有采录,作者署名都是苏轼。2003年12月,《舟山日报》发表王自夫同志的一篇文章,对《送冯判官之昌国》一诗的作者提出质疑,认为作者苏轼有误。事实证明,王的判断是正确的,诗作者不是宋时的苏轼,而是元时的张宪,诗的内容也多有出入。
  正如王在文所言,《苏东坡全集》里面找不到《送冯判官之昌国》这首诗,既然是苏东坡的诗作,全集里怎么会没有呢?如果说,由于苏东坡的诗作太多,编全集时顾此失彼,把这首诗漏编了,这点理由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诗中所写的时代背景与苏东坡生活的朝代明显不符,这个矛盾是无论如何解说不通了。诗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三运进退出。”意思说,这位冯判官曾在元朝廷中做过官,因“耻与奸赃竞刀笔”,以致进而复出。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殁于1101年,他的一生都是在北宋这一朝代度过的。而元朝的建立则在南宋末年。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并于至元十六年灭南宋,在现在的北京建都,称“大都”。元朝建立时,苏东坡早已死去一百多年,他怎么可能为后世的冯判官写诗送别,为他歌功颂德呢?
  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元代末年的张宪。张宪著有诗集《玉笥集》,《送冯判官之昌国》一诗即收录在《玉笥集》中。清朝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第1217卷442~443页载有此诗。这个张宪又是何方人士呢?据黄宗羲所撰《四明山志》介绍,张宪字思廉,元朝末年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姑苏自立为王,改国号曰“吴”,治宫室,置官属,张宪就在张士诚手下当官。三年后,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张士诚被杀,吴国亡,张宪逃到四明山的寺院里更姓改名躲了起来。他天天手不释卷,将一册书带在身边,困了就将书当作枕头籍首而眠。一天,他就这样枕着书死去,人们拿了他的书一读,原来是本诗集,这就是流传后世的《玉笥集》。《送冯判官之昌国》一诗,大约是他在张士诚手下当官时所作。
  权且把张宪的诗称作“原作”,志书上的诗称作“现作”,现作与原作有些差异。原作比现作多了一句“烟青卤灶雪翻盘,浪暖黄鱼串金锈”,描写古代鱼盐生产倒也形象生动。原作开头是“蕲奕将军”,而现作是“斩蛟将军”,“蕲奕”两字可能是将军的封号,“蕲奕将军”可以跟下句的“十年海水”相对应,而“斩蛟将军”与“十年海水”有对仗不工之嫌,恐怕是抄录时发生的差错。现作中“小白桃花半吞吐”“鸱夷不裹壮士尸”,原作是“小白桃花半红吐”“鸱夷不裹状元尸”,意思大相径庭,疑是抄录时笔误。还有,现作中的“锯牙”“远岛服”“化笞榜”,应为“钜牙”“遵海服”“犯笞榜”。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5-7 17:44 , Processed in 0.12501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