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8|回复: 0

[理工科技] 中国科学院冯氏院士简介(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2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院冯氏院士简介(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且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10月将“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第一批学部委员产生。19946月,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产生。19986月,实施资深院士制度。1993年,随着中国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6月,首次有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

202210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833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57人,化学学部133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5人,地学部13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0人,技术科学部150人;外籍院士108人;已故院士601人,已故外籍院士25人。其中冯氏院士共有13人,他们是:

冯景兰(1898--1976),字淮西、怀西,河南唐河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8年公费留美,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中州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建国后任教于北京地质学院。国家一级教授,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他是中国近代矿床学的奠基者与开拓者。20世纪40年代参加川、康、滇三省铜矿勘探及滇缅铁路沿线矿产调查并对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次生富集作用有深入研究。50年代指导评价平顶山煤矿和河南巩县铝土矿,参加三门峡坝址建议书的编写工作。参加两广、陕北以及沈海铁路、陇海铁路沿线的地质调查,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1927年由他命名的“丹霞地形”已为地学界沿用。代表作有《川、康、滇铜矿表生富化的证据》、《川、康、滇铜矿概要》、《两广地质概要》、《陕北地质概要》、《矿床学原理》和《关于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等。早在60年代初,冯景兰就提出了封闭成矿和矿床定位的研究课题,直到二十多年后才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冯新德1915-2005)江苏吴江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于云南大学。1946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普赖斯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9月归国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在国内首次开设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聚合反应,同时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55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7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至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冯新德是中国高分子化学专业创始人。1958年在北京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他在自由基聚合、共聚合、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药物缓释放高分子、电荷转移光聚合、并环聚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冯康1920-1993),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1945年任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助教,1946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51至1953年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

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员、主任、名誉主任,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是中国现代计算数学和科学工程计算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著名的数学和物理学家、计算数学家、中国计算数学,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在拓扑群、广义函数理论和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创造了求解偏微分方程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在国际上首创间断有限元函数空间的嵌入理论,并提出了自然边界元法。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名誉主任,1984年以来,他在以哈密顿方程和波动方程为主的动态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开辟了辛几何和辛格式研究新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冯端1923—2020))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苏州,系冯康胞弟。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南京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1986年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863”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冯端是我国著名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他在晶体缺陷、结构相变、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准位相匹配、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以金属物理与凝聚态物理的科学著作闻名于世。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在复杂氧化物晶体内的缺陷与畴界问题研究中,发展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的新型人工调制结构材料。他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出版了《凝聚态物理学新论》、《凝聚态物理学》(上卷)、《钼单晶体中亚晶位错结构的研究》、《材料科学导论》、《χ射线衍衬貌相学》、《金属物理学》等学术专著二十余部。

他的科研成果“晶体缺陷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7年,他的“凝聚态物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年陈嘉庚数理科学奖;2003年,“有序可控硅基量子结构的构筑原理与光电子特性”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翌年,“新型的氧化物磁制冷工质与隧道型磁电阻材料”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冯端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199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兼副主任,并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顶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冯泽芳(1899—1959),字馥堂,浙江义乌人。1920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他先后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中棉形态及其分类》是关于我国亚洲棉的最早著述,《中棉之孟德尔性初次报告》是孟德尔定律应用于中棉性状遗传研究的初次报道。1930年,冯泽芳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两年后以论文《棉作田间试验技术概论》获得硕士学位,不久又以论文《亚洲棉与美洲棉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1933年冯泽芳学成回国,出任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主持中、美棉品种在中国棉区的区域试验。试验成功后他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棉区大力推广良种“德字棉531”、“斯字棉”,对提高棉花生产和改善纤维品质起了重要作用,不仅在抗战时期为大后方的纺织工业提供了优质棉原料,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北普及优质棉品种、发展棉花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他先后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教授,他在教学中坚持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出版了《合于中国栽种的洋棉》、《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以及译著《棉花遗传选种文献摘要》,并组织编著了建国后第一部棉花专著《中国棉花栽培学》。

1955年,冯泽芳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成立,他被任命为首任所长。

冯德培(1907-1995),浙江临海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29年赴美国留学,翌年转入英国伦敦大学,师从著名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A.V.希尔,进行神经和肌肉产热的研究,1933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工作,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他先后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伦敦大学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系神经肌肉接头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冯德培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在1936至1941年间,他在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蛙的静息肌肉被拉长时产热增加,这一发现被称为“冯氏效应”,他也由此成为国际公认的神经生理学领域的先驱者。在神经肌肉间营养性关系方面,他发现了鸡慢肌纤维去神经后肥大的现象,并对阐明神经如何决定肌纤维类型的机制作出重要贡献。晚年带领学生开展了中枢突触可塑性的研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冯兰洲(1903-1972),山东临朐人,昆虫学家。1929年毕业于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正科,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物学系任助教,后入英国利物浦热带卫生学院进修,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6年,冯兰洲发表了对中国丝虫病调查的结果,首次证明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重要传播媒介。1938年他参加在德国柏林召开的国际昆虫学会议,报告了论文《中国蚊虫的地理分布》。1939年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热带病与疟疾学会年会,报告了论文3篇《中国丝虫病的分布与传播》、《中国疟疾流行病学》及《钝缘蜱对回归热螺旋体的传染方法》。1942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1950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教授。1960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物学系系主任、教授。他的研究确定了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蚊虫媒介,为防治我国主要的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主编了《中国蚊虫描述汇编》和《医学昆虫学》的三部专著。参与拟订了《寄生物学名词》、《无脊椎动物名词》、《昆虫学名词》、《蜱螨学名词》等。由于他在医学昆虫学和寄生虫学方面的突出贡献,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0 16:55 , Processed in 0.0937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