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49|回复: 7

岭南冯氏鼻祖业公世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4 21: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岭南冯氏鼻祖业公,字桂东,北燕王弘公第三子。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三年(公元四三六年)北燕被魏所灭。业公从父弘公自北平龙城东奔高丽。于次年奉父命率三百余众,自北南下浮海归宋(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之宋)。留居于广东新会,初官新会太守兼罗州节度使,后改封罗州刺史,寻封怀信侯。


妣刘氏,生子士翙(音卉)。墓合葬于广州龙城北山,坐北向南。


二世祖讳冯諠,字士翙(音卉)。业公之子,宋授罗州令,梁赠罗州刺史。
妣唐氏,生子融。夫妻卒于高凉特恩上(今吴川县境内)。


三世祖讳融,諠公之子。初为罗州(今化州)蛮族太守,梁大同年(五三五年)初袭父职罗州刺史。广东志载公能以礼仪威信镇其俗,吸引文仕相与为诗歌。蛮众之化蕉荔之乡,弦歌日闻。每行部所至,蛮首焚香且乐望丰仪相旌而拜。迎者相望,辄相告曰:冯都老来矣(都老,俚语,酋长君称也)。母为不善,以缨罪戮,自是同僚溪间,乐樵耕而不罹于镝锋者数十年。及至公卒,初卒郡人无不哀。因思其德,立祠而祀之。据广州志记载:罗州刺史冯融公之墓在新会土名那艇迳之古冢,墓外有石人、石马、石狮子、石柱、石箭。今此皆芜没矣。


四世祖讳宝公,字者珍,号元善。融公之子,生于公元五一四年。卒于陈朝永定戊寅二年节公元五五八年十二月)墓葬电白县城北山,嘉庆廿四年(公元一八一九年)修墓碑铭:谯国公冯府君之墓。享四十四岁。


宝公在梁武帝中大同(公元五四六年)任官高凉(今阳江、茂名、高州三市面上辖区)太守。因李迁仕反,会高要太守陈霸先同击至南康(今江西省南康)。功封护国公。隋开皇时(文帝)又追赠广州总管谯国公。

妣冼氏,生二子:长仆、次纲。蛮酋豪族之女,祖居海南岛,父名辉耀,母名唐月华。生于公元五二二年十一月廿日,卒于隋初仁寿三年节公元六0三年)享八十岁。墓葬于电白县境土名高岭。


冼氏祖源海南省,祖辈为南越首领,管辖部落獠峒十余万家。冼氏年十六,俱贤明,通晓兵略。在父母家时抚循部众,行军用兵威慑诸诸越。于是海南儋崖各州皆归附之。时任罗州刺史之冯融得闻此女贤智,于是聘为其子宝为妻。宝虽为高凉太守,然他乡羁旅,而令多末能行。于是夫人诚约本族,使从民礼,议立科条。有敢犯者,亲族庶民同罪,政令有序,人不敢违。公元五四八年梁朝遇侯景反,广州都督萧勃徵与高州刺史李迁仕叛朝,兵据大臬口遣使召宝,宝欲往。夫人止之曰:刺史无故不当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宝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刺史被召援台(时台被困),刺史乃称有疾,铸器械聚众兵而后唤君,若往,必留有余地君作人质,迫君共反,此意可见,愿且无行,待观其势。不出数日迁仕果反,遣帅杜平虏率兵入赣石。宝知之,急问夫人。冼氏曰:平虏骁将也,今入赣石,即与官兵相拒,势末得还。迁留州,无能为也。若君自往,必有战斗。宜遣使诈之,卑辞厚礼,云身末敢出,并遣妇往参见,彼闻之喜,必无防虑。于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倡言送礼物品,得至栅下,贼必可图。宝从之,依计而行。迁仁果大喜,观冼氏众皆担物不设备。冼氏击之大捷,迁仁败走,保于宁都,冼氏料事如神。夫人率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赣石。还对宝曰;陈都督大度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能平贼。君宜厚资源共享之。


陈朝永定戊寅二年十二月(公元五五八年)宝公逝世。岭表大乱,冼氏率兵齐集百越数州联合保守疆界安然也,陈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其子仆年十九岁,遣率诸首领朝于丹阳,被拜为阳春太守。陈太建二年(公元五七0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到高安,诱与为乱。仆遣使告知其母。冼氏曰:吾家两代忠贞,不能惜你而负国家。遂发兵拒境,率诸首长击纥,擒纥并于建康市斩之示众。仆因母功,被陈主授封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石龙太守,诏使持册命冼氏为石龙太夫人,赐以精绣车幔,驷马安车、鼓吹、并麾幢旌节,排场如刺史之仪。


陈朝亡。隋高祖遣总管韦銧到岭南安抚、陈将徐璒以南康拒守。銧至岭下逡巡不敢进。初,冼氏以南杖犀献于陈主。至此,晋王广将陈主遗杖及信命使带交冼氏,谕以国亡,令其为化,冼氏见杖,验知陈亡,与数千首领,尽日恸哭。乃遣其孙魂帅众迎,岭南遂平。表魂仪同三司,册封冼氏为宋康郡夫人。


公元五九0年,番禺王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因銧于广州,冼氏遣孙暄出师救銧。暄与逆党陈弗智素友善,故迟留不进。冼氏知之,大恕。遣使执暄,囚于州狱。再遗孙盎出讨陈弗智。战克,斩弗智,进兵至南海,与鹿原军师。随即挥兵进讨仲宣。冼氏亲披甲,乘虎马张锦伞,领精兵,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苍梧(今梧州)首领陈坦、冈州(今新会)首领冯岑翁、梁化(今惠阳)邓马头、藤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之藤县)李光略、罗州庞靖等皆来谒见冼氏,愿服降。岭南悉平。拜盎为高州刺史,赦免暄罪,并封为罗州刺史。隋文帝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氏为谯国夫人建衙署,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绶,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降赦节曰:"朕扶育苍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士清净,兆庶安乐,而王仲宣等辄相聚结,扰乱彼民,所以遣往诛剪,百姓除害,冼氏情在奉国,深识正理,遂令孙斩获弗智,竟破群贼。甚有大功,今赐冼氏物五千段,暄不进衍,诚合罪责,以冼氏立此诚效,故特赦免。冼氏宜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又副朕心,钦此。"皇后以首饰服一袭赐之。冼氏全盛物于箧,并以梁、陈物齐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吾仕女三代,不敢二心,今赐物俱在,显忠孝家声。汝等宜尽赤心报国,勿负家教,母辱祖德。是吾儿孙时当念之。


隋仁寿初(公元六0一年)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冼氏遣长史张融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之罪状,不可以招怀远人。上遣推讷,得其赃贿,竟诛于法,降敕委冼氏招慰亡叛。冼氏亲带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宜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高祖嘉之赐冼氏临振县汤沐邑(帝赐与的土地,其收入供作斋戒沐浴之用),户,赠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武德中(约公元六二二年)仆公卒,年公四十五岁。岭南数州末有依附。数郡共奉夫人冼氏,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隋初,新州(新兴县)扰民捍贼猖獗,冼氏亲带兵至新州屯兵于旧塱村荒地(即今新兴县县城至集成龙山的公路傍的地方,土名眼驯洞),讨平捍贼为民除害,保护民众。民为纪念冼氏,把流经新塱村与旧塱村之间的船岗河段(即冼氏屯兵于眼驯洞地段)改称为冼河,后人在冼河汇流于大南河之汇流处的河上建桥,称冼河桥(原桥在现桥的上游二百米处)。直至现在仍叫冼河、冼河桥。


冼氏,战则锦伞为卫垂绣幔,军中号称锦伞夫人,百战末尝一败,名垂青史。隋文帝仕寿三年(公元六0三年)庚申卒,享八十岁。御赐祭品,赙物千段虔诚敬冼氏。民敬冼氏护民圣母。


五世祖讳仆公,字廷使,号徵南。宝公子。九岁袭荫阳春太守。以母功,封信都侯、平越郎中将、石龙太守。卒于陈朝至德年(公元前五八三年)间,墓葬石龙城南。
妣周氏、白氏。白生三子,长子盎、次子魂、三子暄。


六世祖讳盎,字明远,号翠然。仆之子。生于陈朝天嘉庚辰元年(公元五六0年)八月十五夜(中秋夜),卒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享八十六岁。墓葬阳江东山石塔之左,世传为越国公墓,或将军墓。(附二00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南方日报》报道:"冼夫人之孙冯盎将军新墓奠基")
妣李氏生三子,长子智戴、次子智式、三子智彧。


盎公少有武略。隋开皇中(公元五九五年)封宋庚令。仁寿初(六0一年),五州獠叛,公驰至京请讨之。帝赦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不意蛮夷中此人奇也。即令盎发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阳春)太守。隋炀帝时迁佐武卫大将军。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六二0年)岭南末附,盎据守岭表有众五万。时楚林土宏,土据定江南,僭称帝。番禺、新州二州捍贼高法澄、冼宝撤等应之,杀害官史。公率兵击破之,收法澄。既而宝撤之兄子智臣,又聚兵于新州自渠帅,公又兵击之,交兵,公兜鍪(音谋)大呼曰:尔等颇识我否?贼多弃戈,其徒遂溃,擒宝撤、智臣等。岭外悉定,据有高凉、苍梧、琼崖、番禺等地,自号总管。或劝之曰:自隋季崩离,海内骚动。今唐虽应运,而风教初行,末能取信于民,南越一隅末有所定,公克平五岭廿余州,岂与九郡相比?况公拓土数千里,请上南越王位,堂正名位。盎曰:吾祖来越,于兹五世,本州牧伯,唯我一门,子女玉帛,吾之有也。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承担不起),有愧先业。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越王之号非所闻也。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盎以南越之地归唐。唐高祖以其地归罗、春、白、崖儋、临、高、振八州,仍授盎为上柱国;高罗总管;封吴国公寻改封越国公,徒封耿国公,封其子智戴为高州刺史,智式为东台州(梧州)刺史。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或告成公叛,唐太宗欲发兵讨之,宰相魏徵奏曰:告者已多年,天下初定,疮痍末复,大兵之余,疠疫必作,王者,兵不宜轻动。况为蛮夷战,虽胜不武,败则为辱。当于末定时,掠州县,摇远夷,今四海皆平,尚何事反耶?而盎兵末见出境,此不反可明矣。果不服,当怀之以德,盎自来。太宗乃遣韦叔谐谕公。公遣子智戴侍朝。帝曰:魏相之言胜于十万之师。时蔺兵已出,欲遂有功,嘱副将上言,可击仗。帝不许。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二年)盎入朝。不久罗窦诸峒獠叛,诏令盎率部二万为诸军先锋。贼据险地难攻,盎持劲弩语左右曰:矢尽,胜负可知。语毕连发七箭即毙七人,恐惧而逃。盎乘势纵兵追杀,斩贼千余首级。太宗闻捷报大喜,即传旨智取戴旋越省亲,慰尝甚大厚,奴婢至万余。峒蛮悉平。功封越国公,赠左骁大将军、凉州都督。既而出兵巡历恩州(阳江)。盎公善治民,赏罚严明,甚得民心。神勇威武,秉承祖德,严训儿孙,不计名利,以国家统一大局为重,一生精忠,功表万代。


七世祖讳智戴,字于端,盎公长子。公袭荫高州刺史。广东志载:勇而有谋,能抚众,得死士力,酋帅皆乐属,常随父入洛阳,统本部锐兵宿卫,隋炀帝弑立引其下逃,归后,帝荣赐加等授卫尉少卿,累迁左武卫将军,卒赠洪州都督。
妣吴氏,生二子,长子子华、次子子荣。
七世讳智式,字于瑞,盎公次子,封梧州刺史。妣王氏,生二子,长子裔、次子美。
七世讳智彧,盎公三子,无考。


八世祖讳子华,智戴长子。袭荫高州刺史,尝庐亲于墓侧,孝感有灵芝白兔出现,世称冯家孝子。
妣王氏,生二子,长子宿、次子定。
八世祖讳子荣,智取戴次子。官封赣州刺史。妻丕氏。嗣不详。


九世祖讳宿,字拱之,号玉衡。子华长子。生于唐代宗大历丁末二年(公元七八七年),卒于唐文宗开成丙辰元年(公元八三六年),享七十岁。浙江省婺州东阳人(辑录者注:关于宿公是浙江婺州东阳人,原公元一九九七年岁次丁丑孟冬龙用廿二世裔孙冯鉴时辑录之《新兴县冯氏族谱》如是说。因宿其父子华公袭荫高州刺史,末曾见有到过浙江任职或籍居。因何其子宿会是浙江婺州东阳人?但其叔子荣公官至官封赣州刺史。是否有误?)。唐贞元中时约二十岁左右,六贽主司。试明水赋,居榜首。擢东州节度史,累官至史部左侍郎,著书撰文千余卷(旧时以一篇文章称一卷)。文宗二年(公元八二八年)年过花甲,仍以散骑常侍官考官,参知政事,故谥曰懿公。
妣郭氏,生二子,长思勖,次图。


十世祖讳思勖,宿公长子。封按察守谏仪大夫,西台御史。妣张氏,生子涓。
十世祖讳图,字昌志,宿公次子。穆宗癸卯科(公元八二三年)进士,翰林学士,官至户部侍郎。文宗时为主考官,徒居始平。
妣□氏,生子僖。

十一世祖讳僖,图之子。仕南汉,食禄广平。由南唐末自始平郡来官广州,由广州徒迁南海县河村。墓葬浔冈。生一子谧。

十二世祖讳讳谧,僖公子。官保章正。食禄广平,以孙元之政绩封赠户部尚书。墓葬南海浔冈。生子綦。

十三世祖讳綦,又名观保。谧公之子,官保章正,食禄广平,以孙元之政绩加封赠户部尚书。墓葬南海浔冈。生子邴。

十四世祖讳邴,綦之子,官保章正。食禄广平,以子元之政绩加封赠户部尚书。墓葬南海浔冈。生子元。


十五世祖讳元,字道宗,谥号章靖。邴公之子,南海人。生于宋开宝八年(公元九七五年)大中祥符戊申(公元一00八年)进士中第,初授江阴尉,当时诏流内铨(选拔官史),取明经补学,自荐通五经,谢泌曰:古治一经或至皓首,子年尚少,能尽通耶?对曰:达者一以贯之,更问,疑义辩析无滞。补拜国子监直讲,迁大理评事,擢崇文院兼国子监直讲。王旦闻其名,令说论语,老子群弟子侍听,因荐之真宗试进士于殿中,如讲"易经"。公进说:地天为太,以天地之气交也。君道至尊,臣道至卑,惟上下相与,则可以辅相天天地,才成万物。帝悦,赐五品服,迁太子中,允直龙呼阁,诏期内朝,不久改三品服,以谏议大夫,假节史(暂借用)于契丹还,迁大常丞兼判院史部。南曹皇子为寿。春郡王王旦又荐公讲经资善堂。帝以公年少,更用崔遵度卒,擢公左正言兼太子右谕德,他职如故,数献歌颂,两官褒礼,赐予优厚。仁宗即位(公元一0二二年二月)迁户部员外郎,为直学士兼侍讲,历"会灵观"副史,知通进银迨司,兼门下封驳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一0二三年)判刑登闻检院,二年同判国子监,三年改礼部郎中,五年同知贡举(主持会试),进龙图阁学士,预修三朝正史,十一月燎祭南郊为卤簿史,七年为翰林学士,凡三禁职(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翰林学士),皆天下选而公,兼有士林荣之,判都省三班院,改史部郎中。天圣八年(公元一0三二年)十月,享宗庙又为卤簿史,四迁给事中,明道耕耜田史。任明道元年监护宸妃葬事,及帝亲政追册宸妃为庄懿皇后,改葬永定陵,既发墓穴而流泉沮洳者,以监护不职罢翰林学士,知河阳。王曾言元,东朝旧臣不宜以细故弃外。上悟,即召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迁礼部侍郎,知审官院,复判国子监,上金华箴赐节褒答,修景佑广乐记,书成,迁户部侍郎。景佑四年(公元一0三七年)春,足疾气愕,四月卒,享年六十三,赐赙钱三千万,绢百匹,赠户部尚书,谥曰章靖。子惠荫授卫尉侍丞,孙大郎、二郎将作监主簿。此为李淑、宋祁祭章靖冯公文,铭志于史册(宋史卷二九四)。墓葬在河南开封,而番禺三台山有章靖墓实为后代子孙招魂而祀矣。
妣周氏,无子。以兄之子惠为继嗣。

十六世祖讳惠,字裴然。元之继嗣。官荫授卫尉侍丞。
妣李氏,生二子,长大郎、次二郎。

十七世祖讳大郎,字辅廷。惠之长子,官荫授监主簿。
妣金氏,生二子,长子玄英,次子玄雄。
十七世讳二郎,字佐廷。惠之次子。官荫授监主薄。妣邬氏,生二子:玄明、玄相。

十八世祖讳玄英,大郎之长子。官监主薄。妣郭氏,生五子:长乔,次胜,三黼,四宣,五畿。
十八世祖讳玄雄,大郎次子,官监主薄。后南迁广东南雄府。
妣邓氏,生三子:长坚,次槐,三子光贲。

十九世祖讳乔,字宁邦,号翠轩。玄英长子。元末进士,明初翰林院秘教,墓葬开平县平康地面,土名浅涌口,水星波浪形。妣谭氏,生三子:长帅卫、次帅靖、三帅杰。
十九世祖讳胜,字定国。玄英之次子。官左将军,屡征奏捷,上赏平定中原大将军,封颖国公。妣傅氏,生三子:长子万一、次子万二、三子万三。

十九世祖讳黼公,玄英之三子,后事不祥。生子复春,迁居开平莲圹士峒,分支居篱园。
十九世祖讳宣,玄英之四子。后事不祥。生子智号卓识,庠生。迁居岭头村又名柳溪,立籍于潮居都。
十九世祖讳畿,玄英这五子,徒居沙几。
十九世祖讳坚,字定章。玄雄之长子,官都察院右检御史,言九事皆当,上嘉。
十九世祖讳槐,字树德,号文台。玄雄次子,墓葬广州市白云山。妣□氏,生五子:长子长锦、次子铨、三子镜、四子锜、五子翼之。
十九世祖讳光贲公。玄雄之三子。徒居南海石涌镇,貤赠微仕郎。生卒葬无考。
妣周氏,貤赠六品安人。生子龙用(新兴县冯氏始祖)。廿世祖讳锦,字南绣。槐之长子。徒居广州福星里。
廿世祖讳铨,字南达。槐公之次子。徒居会古劳(今归鹤山管辖),宋淳佑三年(公元一二四四年)癸卯破关有功,官监通判,封朝烈大夫。至宋淳佑五年(一二四六年)已休官,居广州,后人分居南海三涌(石涌、藤涌、沙涌)。妣芹氏、白氏。白氏生八子一女:长子天保、次子天福、三子天鹏、四子天禄、五子天寿、六子天瑞、七子天恩、八子天衢,女天健。
廿世祖讳镜,字南明,槐公之三子。徒居南海沙涌。
廿世祖讳锜,字南镇,槐公之四子。徒居南海。
廿世祖讳翼之,字迓衡,槐公之五子。徒居顺德。举贤良方正,官拜山西道御史。
廿世祖讳龙用公(新兴县冯氏始祖)。光贲之子。在宋季间开禧元年(公元一二0五年)由南海县举贤良方正,偕子自拯及孙致善、惟善来古新州任官学正(即管教育的官),卒于任上。敕授微仕郎。墓葬新州西路灯心圹,山形纱帽岗,坐丁向癸。(现沿新城镇陇圹辖山叫大岭攀往船岗镇十里辖山交界处。墓葬在山顶上。)由五世孙祯公设尝谷一百廿石作拜祭。年代久远生卒无考。
妣密氏,例貤赠七品儒人。生子自拯,生卒无考。墓葬新州大南路印村土名护圹堂山,坐乾向巽。山形叫落地金钗。
发表于 2011-5-27 22: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世讳智式,字于瑞,盎公次子,封梧州刺史。妣王氏,生二子,长子裔、次子美。”请问火求宗亲智式封梧州刺史该支系是不是在梧州落业?我看到你另一帖又写智式迁广西宜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丰顺冯氏,是南朝时广东罗州刺史冯业的后人。以冯业为一世,传至十八世玄英生十九世萱公居肇庆端州。萱公生二十世万八郞公讳雯,迁福建汀州府宁化石壁乡,继迁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至二十四世万海公,于元朝初再由广东的平远八尺镇凤头村,携三子移居丰顺仙洞凹背。长子五一郞公,创居于崇义乡猎坑(今汤坑镇腊坑村);次子大一郞公(即五二郞),创居丰良石壁下;三子七九郞(即五三郞庆孙公),创居仙洞凹背(今仙洞上村),迄今七百余年,可谓螽斯衍庆,瓜瓞绵绵。

丰顺支派(摘录),丰邑之冯氏,是由700多年前平远八尺迁来的。元至 元22年(公元1285年),有我祖万海之三个儿子联袂来潮州,长五一郞择居揭阳县蓝田都崇义乡猎坑村。后支分广湖、隔背、铜盘、新铜、黄竹硿、石门坑,还有揭阳之崎岭、车田、曲湖、西北坑,普宁之旱塘埔等。次大一郞择居海阳(潮安)丰政都一图石壁下。此支派长房留居石壁下;次房北迁程乡(今梅县),后又支分潮阳东浮山、汤坑,普宁马公栅等;三房西迁长乐(今五华)。三七九郞,号庆孙,择居海阳县丰政都光德乡仙洞坑(士名凹背)丈田立籍。后支分春草头、嶂背、冷水坑、黄坑、南溪围、桐坑、李屋角、下村围、汤坑柯屋寨、锡坑、志南等村;还有揭西西灵山、龙礤与揭阳瓮内、老屋场、汾水,海丰赤竹坝再支分河婆、青麻山;又有分龙川、河源等地。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建置丰顺县,冯氏兄弟三人之子孙居地,均隶属丰顺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世祖讳宣,玄英之四子。后事不祥。生子智号卓识,庠生。迁居岭头村又名柳溪,立籍于潮居都。
此处应是:
传至十八世玄英生十九世萱公居肇庆端州。萱公生二十世万八郞公讳雯,迁福建汀州府宁化石壁乡,继迁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至二十四世万海公,于元朝初再由广东的平远八尺镇凤头村,携三子移居丰顺仙洞凹背。长子五一郞公,创居于崇义乡猎坑(今汤坑镇腊坑村);次子大一郞公(即五二郞),创居丰良石壁下;三子七九郞(即五三郞庆孙公),创居仙洞凹背(今仙洞上村),迄今七百余年,可谓螽斯衍庆,瓜瓞绵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9: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綜觀本站,未找到我們鬱南縣馮氏祖先是誰。我衹知道本村的始祖諱鳴宜公。哪位兄弟能幫幫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1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冯盎生于公元560年  (冯盎--智戴--子华--冯宿)  冯宿生于公元786年,相差226年,显然不合理.中间应该缺5代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14:50 手机访问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一支是万海公留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31 17: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联系信宜、新兴、高州的族谱参考!按时间线,东阳孝子子华生于725-735年左右,而岭南冯氏697年在武则天征冯事件中死伤惨重(智戴长子子游父子双双阵亡,冯君衡被杀,高力士被去势),再看冯子华741年中进士,时高力士尚位高权重(安史之乱为755年开始),如果有叔侄关系,不可能不认亲!故此,东阳冯子华一脉,不可能是岭南冯氏所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7 06:53 , Processed in 0.1093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