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74|回复: 4

冯氏的迁徙分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22: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一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约八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的0.54%左右。

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地区,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迁移。

冯氏族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诸多郡望。例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冯氏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守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

1.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后期一支冯氏家族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战国后期楚怀王时期冯氏子弟中有一名叫冯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有一次,宋国发生内乱,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护他,冯郝则坚决反对。楚王为不伤害双方而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冯郝的意见,另一方面却暗自给惠施以封地。冯郝得知详情后,愤而离去。抛开冯郝的命运不论,冯郝当是楚地冯氏留史第二人。

有一支冯氏家族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神话传说中有一名冯长的人,居于骊山,善观天文之变,精于历算。遗憾的是,冯氏在南方及西部早期开发的业绩缺乏系统记载,只能透过重重迷雾而觅得一鳞半爪。

还有一支冯氏家族向北,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郡守姓冯名亭,为人果敢而有谋。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大军伐魏,两军对战于野王,野王守备不敌而降。由于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全系于野王一线,因此,野王的失败就使上党虚悬于外。冯亭与部下及百姓商议后,决意背秦而举地归赵。赵、韩本是唇齿相依、地缘亲近的邻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便自然卷进秦、魏之间的争斗,以赵、魏合力,秦军必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护上党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冯亭所料,赵国在平原君赵胜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上党军民同仇敌忾以抗秦军,上党终于得以保全。但三年后,秦国再派左庶长(秦国的第十等爵,掌兵权)王龅进攻上党,上党终被攻克。此间上党冯氏中有两支分别迁往秦与魏,并在秦汉之际大有作为。

另一支冯氏家族向东,进入了齐鲁大地,这一支冯氏即来自上文中所说的魏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王朝统一前后,冯氏在上党地区的一支最为活跃。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党郡守冯亭纳地入赵受封华阳君,从而挫败了白起的东进企图。冯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党,从此,家族日隆,许多乡里亦归附之,从而形成了冯氏望族。

尽管冯亭有勇有谋,但关东六国已是夕阳残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御强秦的大统一趋势。结果,就在上党献地后不久的“长平之战”中,华阳君冯亭与“纸上谈兵”的主将赵括均战死疆场,而其部赵卒四十万除二百人被“留报赵”外,统统被屠杀。从此,其余六国对秦国再也组织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冯亭战逝世后,其宗族亦分崩离析,大部分北上进入赵国腹地以避战祸,少部分仍留居上党。这一部分留居上党的冯氏人审时度势,看清了六国必然灭亡的趋势,转而”投奔了秦国,并为秦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著名者有官至右丞相的冯去疾,以及军事将领冯毋择、冯劫等。

2.秦、汉时期:

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经常奔波在外,秦国左丞相李斯平素多跟从始皇出外,留守咸阳都城的却总是右相冯去疾,秦始皇对冯去疾的信任与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冯毋择、冯劫亦得益于这种信任,都在秦军中担任高级将领。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冯去疾留守。不料秦始皇于沙丘暴卒,宦者赵高胁迫左丞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传位诏书,废黜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是为秦二世。

冯去疾等得知真相后,冒死向秦二世上书,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结果因进谏失败而双双被下狱。在狱中,冯去疾、冯劫拒绝向赵高一伙奸佞屈服,为保持清白的名节,二人先后在狱中自杀。一代贤相、骁将就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写完最后浓重而悲壮的一笔。与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时被下狱的左相李斯则暴露了其软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赵高等人百般戏弄、凌辱后腰斩于市井。

冯去疾、冯劫被下狱不久,冯毋择率其他子孙隐姓埋名,潜逃他乡,下落不明,关中冯氏亦随之逃散殆尽。

随后此起彼伏的秦末各地起义战争大规模爆发,秦朝帝国土崩瓦解,而上党冯氏入关的一脉,也随之销声匿迹。

汉承秦制,天下甫定。冯氏经此番劫难,可谓元气大伤。在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乃至汉初“无为而治”的一系列大变动中,史册中都寻找不到冯氏的任何丰功伟绩。也许,这一段历史的沉默正孕育着冯氏的再度辉煌。

汉朝,冯氏的基本史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氏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另一方面,这一历史时期冯氏“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也为这种整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素材。可以说,汉朝是冯氏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

汉朝冯氏一族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冯氏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氏的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氏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氏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

汉朝冯氏家族辉煌之发端者为安陵冯氏,其代表人物首推冯唐。

汉兴置国,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开始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一方面为了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宗室及大族豪门坐霸一方。大汉朝廷访得代北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份再入关中,定居于安陵地区。冯唐,正是生长于代北而后迁入安陵的。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冯氏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晋末“永嘉之乱”时开始大举南迁,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北周至隋统一前后,仍是国家由混乱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口迁移~频繁,各姓族活动区域扩大的时期。以冯氏著名郡望之一弘农郡而言,西魏之宁州刺史冯宁被认为是弘农郡的开山之祖。早在西汉时代,冯扬便以“万石君”而名噪弘农,冯扬家人丁兴旺,有子八人,至冯勤一脉尤为荣宠。因此,在冯宁之前,弘农冯氏已有人活跃在此地,可以认为魏地冯氏是弘农早期冯氏的直接起源。当西魏的冯宁刺史兴起之时,弘农冯氏已经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4.隋、唐诸朝以来:

至隋、唐时期,已有南迁至福建省境的。在这一不断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党冯氏,为战国赵华阳君冯亭后裔;出自河南颍川的冯氏,为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杜陵冯氏系西汉左将军冯奉世后裔;长乐冯氏为宜都侯冯参后裔;京兆冯氏为燕王冯宏的后裔;弘农冯氏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后裔;河间冯氏为唐监察史冯师古的后裔。

唐、宋时期,冯氏先后又有两次大举南迁,使冯氏分居于我国江南广大地区,明、清之际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世孙隆奄,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至今已传二十四代,五百八十余年。

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氏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氏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

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氏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氏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在元明清时期,冯氏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省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氏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

明、清之际,冯氏一族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世孙冯隆奄,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至今已传二十五代、五百九十余年。

如今,冯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西伯侯 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将其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二、出自归姓,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郑国也是冯姓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据《世本》所载,郑国著名大夫简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简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封简子,简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简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因此,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简子的后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简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简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
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但据2007年5月在广东省潮安县归湖客安[曲湾]村冯卫中家发现的[冯氏族谱]明确记载简子是毕公高之第十四世孙,系如吾之子.我认为这一记载十分确切地解决了冯简子的身份来源问题.还有一些家谱也记载始平堂世系为毕公高之后。称始平堂世系者为冯简子支脉. 冯简子和魏长鲫均应是毕公高之后,也是冯氏正宗.

        三、为司马迁的后代
      为西汉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为逃避追杀,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又据[冯文化报]主编冯海涛有关研究和实地考察,陕西省韩城芝川镇徐村有司马迁之墓和司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冯同二姓,两姓有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习俗,二千多年来,冯同二姓均认同祭拜司马迁为共同先祖的事实,加之以家谱为佐证,司马迁后代有冯姓,是完全能够认定的.这是冯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脉.
        少数民族姓。湘南瑶族有冯姓。


        四、源于其他冯氏,出处待考。
      1.        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
      出于颍川(河南省)的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就是著名的“大树将军”,曾经为光武帝平赤眉,击匈奴,军功彪炳,后来被封为阳夏侯,腾达非常。
      2.        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
      上党(山西省)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
      3.        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
      4.        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
      5.        出弘农(河南省)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
      6.        出河间(河北省)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各支始祖:  
      冯汝龙、冯勤俭文、冯缙文:宋代居湖广鄂州,第七世孙勤俭文、缙文迁居虞邑四都永丰乡夏盍湖冯家山。
      冯 敬:明弘治间自金坛迁居丹徒。
      冯 盛:明成化中始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纪壹社三户垛迁山西代州籍振武卫中左所。
      冯安国、冯 棠:南宋初自安吉迁居台州临海勇泉乡,第五世棠,赘居佩居彭溪张氏子端方,元至正间隐居邑之柯溪。
      冯节尼:元至正时迁居武进县十堡里,其地即五牧之余巷。
      冯廷惠、冯义三:宋初自金陵徙居锡邑之菱岸,第十四世孙义三,明洪武间自无锡菱岸迁宜兴沉荡河西之属塘。
      冯 端、冯寿二、冯思二:元朝居常熟虞山南麓之冯家浜,第三世寿二迁朱村,寿二之孙思仁赘于武进白氏,实为冯氏迁常州始祖。
      冯 班: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来居常熟五渠,因世远不可考,谱断以成为一世祖,明末诗人冯班为总马桥第一支第七世,明末有名怀村者又自五渠迁于屈里。
      冯天麟:清康熙间自句容迁崇城署西。
      冯 政:原籍浙江钱塘,宦居南雄,南宋开禧元年与其子景迁居新会古朗甲底村,再迁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仪凤由南畔迁居桂洲,其子德仁、德义由桂洲迁大良,德仁居西为西厅房祖,德义居东,为东厅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并入顺德,遂为顺德籍。
      冯季拔:唐同光二年由江西丰城县铁树观迁湖南湘阴县上十都三甲洪源洞庭湖两虎岩。
      冯有运、冯斗牛、冯斗祥、冯斗壁:元末自南昌府丰城县训上偕三子斗牛、斗祥、斗璧迁居湘潭,后与斗璧加原籍,斗牛、斗祥即开南北二派。
      冯 臣:明初自慈溪迁鄞南乡后仓。
      冯□□:宋光宗时由诸暨栎桥里迁居会稽雷门乡宁桑村。
      冯尚一:冯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来居诸暨,本支始迁一世祖尚一,元至正时自暨阳之官员领迁友泉乡之燕山。
      冯 繁:青州人,为歙州刺史,敬宗进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谱遂以定为迁歙一世祖。

冯姓迁徙史
      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冯氏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
      冯氏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就已开始迁移。冯氏族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诸多郡望。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冯氏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守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
      向南
      东周后期一支冯氏家族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怀王时期(战国后期)冯氏子弟中有一名叫冯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一次,宋国内乱,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护他,冯郝坚决反对。楚王为不伤害双方而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冯郝的意见,另一方面却暗自给惠施以封地。冯郝知详情后,愤而离去。抛开冯郝的命运不论,冯郝当是楚地冯姓留史第二人。
      向西,有一支冯氏家族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神话传说中有一名冯长的人,居于骊山,善观天文之变,精于历算。
      遗憾的是,冯姓在南方及西 部早期开发的业绩缺乏系统记载,只能透过重重迷雾而觅得一鳞半爪。
      向北,还有一支冯氏家族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西)郡守姓冯名亭,为人果敢而有谋。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名将白起率大军伐魏,两军对战于野王,野王守备不敌而降。由于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全系于野王一线,因此,野王的失败就使上党虚悬于外。 冯亭与部下及百姓商议后,决意背秦而举地归赵。赵、韩本是唇齿相依、地缘亲近的邻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便自然卷进秦、魏之间的争斗,以赵、魏合力,秦军必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护上党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冯亭所料,赵国在平原君赵胜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上党军民同仇敌忾以抗秦军,上党终于得以保全。但三年后,秦再派左庶长(秦第十等爵,掌兵权)王龅(h6)进攻上党,上党终被攻克。此间上党冯氏中有两支分别迁往秦与魏,并在秦汉之际大有作为,此为后话。
      向东,另一支冯氏家族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这一支冯氏即来自上文中所说的魏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王朝统一前后,冯姓在上党地区的一支最为活跃。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党郡守冯亭纳地入赵受封华阳君,从而挫败了白起的东进企图。冯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党,从此,家族日隆,许多乡里亦归附之,从而形成了冯姓望族。 尽管冯亭有勇有谋,但关东六国已是夕阳残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御强秦的大统一趋势。结果,就在上党献地后不久的“长平之战”中,华阳君冯亭与“纸上谈兵”的主将赵括均战死疆场,而其部赵卒40万除200人被“留报赵”外,统统被屠杀。从此,关东六国对秦再也组织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冯亭战死后,其宗族亦分崩离析,大部分北上进入赵国腹地以避战祸,少部分仍留居上党。这一部分留居上党的冯姓人审时度势,看清了六国必然灭亡的趋势,转而”投奔了秦国,并为秦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著名者有官至右丞相的冯去疾,以及军事将领冯毋择、冯劫等。

秦汉时期
      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经常奔波在外,秦左相李斯平素多跟从始皇出外,留守咸阳都城的却总是右相冯去疾,始皇对去疾的信任与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冯毋择、冯劫亦得益于这种信任,都在秦军中担任高级将领。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者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
      冯去疾等得知真相后,他们冒死向秦二世上书,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结果因进谏失败双双被下狱。在狱中,冯去疾、冯锄拒绝向赵高一伙奸佞屈服,为保持清白的名节,二人先后在狱中自杀。一代贤相、骁将就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写完最后浓重而悲壮的一笔。与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时被下狱的左相李斯则暴露了其软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赵高等人百般戏弄、凌辱后腰斩于市井。
        冯去疾、冯劫被下狱不久,冯毋择率其他子孙隐姓埋名,潜逃他乡,下落不明,关中冯氏亦随之逃散殆尽。
        伴随此起彼伏的秦末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不可一世的秦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而上党冯氏入关的一脉,也随之销声匿迹。
        汉承秦制,天下甫定。冯姓经此番劫难,可谓元气大伤。在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乃至汉初“无为而治”的一系列大变动中,史册中寻找不到冯姓的任何丰功伟绩。也许,这一段历史的沉默正孕育着冯姓的再度辉煌。
        汉代,冯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姓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另一方面,这一历史时期冯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也为这种整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素材。可以说,汉代是冯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
        汉代冯姓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冯姓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姓的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
汉代冯姓辉煌之发端者为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冯氏,其代表人物首推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其弟冯骞自上党徙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
      汉兴置国,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一方面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宗室及大族豪门坐霸一方。汉廷访得代北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再入关中,定居安陵。冯唐,正是生长于代北而后迁入安陵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至三国以前,冯姓族人经迁徙、发展,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山东淄博,陕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众多,逐渐兴旺。同时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宗族都难以在此时安定发展,大的郡望也难以形成,只能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之中,冯姓也不例外,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晋末时期的永嘉之乱,冯姓族人也大举南迁,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当地生息繁衍,不断发展,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
      冯姓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晋末“永嘉之乱”时开始大举南迁,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
      北周至隋统一前后,仍是国家由混乱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口迁移-频繁,各姓族活动区域扩大的时期。以冯氏:著名郡望之一——弘农而言,西魏之宁州刺史冯宁被认为是弘农郡的开山之祖。早在西汉时代,冯扬便以“万石君”而名噪弘农,冯扬家人丁兴旺,有子八人,至冯勤一脉尤为荣宠。因此,在冯宁之前,弘农冯氏已有人活跃在此地,可以认为魏地冯氏是弘农早期冯姓的直接起源。当西魏的冯宁刺史兴起之时,弘农冯氏已经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隋唐宋以来
      至隋唐,已有南迁至福建省境的。在这一不断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大致有:
l        出自山西上党冯氏,为战国赵华阳君冯亭后裔;
l        出自河南颍川的冯氏,为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
l        杜陵冯氏系西汉左将军冯奉世后裔;
l        长乐冯氏为宜都侯冯参后裔;
l        京兆冯氏为燕王冯宏的后裔;
l        弘农冯氏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后裔;
l        河间冯氏为唐监察史冯师古的后裔。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姓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姓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
      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姓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姓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明、清之际遍及全国各地。
      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

元明清时期
        在元明清时期,冯氏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省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氏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
        明、清之际,冯氏一族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代孙冯隆奄。
        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至今已传二十五代、五百九十余年。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如今,冯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冯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约一千零二十四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即西伯侯 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将其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二、出自归姓,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郑国也是冯姓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据《世本》所载,郑国著名大夫简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简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封简子,简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简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因此,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简子的后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简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简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

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但据2007年5月在广东省潮安县归湖客安[曲湾]村冯卫中家发现的[冯氏族谱]明确记载简子是毕公高之第十四世孙,系如吾之子.我认为这一记载十分确切地解决了冯简子的身份来源问题.还有一些家谱也记载始平堂世系为毕公高之后。称始平堂世系者为冯简子支脉. 冯简子和魏长鲫均应是毕公高之后,也是冯氏正宗.  



三、为司马迁的后代

为西汉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为逃避追杀,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又据[冯文化报]主编冯海涛有关研究和实地考察,陕西省韩城芝川镇徐村有司马迁之墓和司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冯同二姓,两姓有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习俗,二千多年来,冯同二姓均认同祭拜司马迁为共同先祖的事实,加之以家谱为佐证,司马迁后代有冯姓,是完全能够认定的.这是冯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脉.

    少数民族姓。湘南瑶族有冯姓。



四、源于其他冯氏,出处待考。

1.        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

出于颍川(河南省)的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就是著名的“大树将军”,曾经为光武帝平赤眉,击匈奴,军功彪炳,后来被封为阳夏侯,腾达非常。

2.        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

上党(山西省)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

3.        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

4.        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

5.        出弘农(河南省)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

6.        出河间(河北省)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各支始祖:

冯汝龙、冯勤俭文、冯缙文:宋代居湖广鄂州,第七世孙勤俭文、缙文迁居虞邑四都永丰乡夏盍湖冯家山。

冯 敬:明弘治间自金坛迁居丹徒。

冯 盛:明成化中始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纪壹社三户垛迁山西代州籍振武卫中左所。

冯安国、冯 棠:南宋初自安吉迁居台州临海勇泉乡,第五世棠,赘居佩居彭溪张氏子端方,元至正间隐居邑之柯溪。

冯节尼:元至正时迁居武进县十堡里,其地即五牧之余巷。

冯廷惠、冯义三:宋初自金陵徙居锡邑之菱岸,第十四世孙义三,明洪武间自无锡菱岸迁宜兴沉荡河西之属塘。

冯 端、冯寿二、冯思二:元朝居常熟虞山南麓之冯家浜,第三世寿二迁朱村,寿二之孙思仁赘于武进白氏,实为冯氏迁常州始祖。

冯 班: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来居常熟五渠,因世远不可考,谱断以成为一世祖,明末诗人冯班为总马桥第一支第七世,明末有名怀村者又自五渠迁于屈里。

冯天麟:清康熙间自句容迁崇城署西。

冯 政:原籍浙江钱塘,宦居南雄,南宋开禧元年与其子景迁居新会古朗甲底村,再迁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仪凤由南畔迁居桂洲,其子德仁、德义由桂洲迁大良,德仁居西为西厅房祖,德义居东,为东厅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并入顺德,遂为顺德籍。

冯季拔:唐同光二年由江西丰城县铁树观迁湖南湘阴县上十都三甲洪源洞庭湖两虎岩。

冯有运、冯斗牛、冯斗祥、冯斗壁:元末自南昌府丰城县训上偕三子斗牛、斗祥、斗璧迁居湘潭,后与斗璧加原籍,斗牛、斗祥即开南北二派。

冯 臣:明初自慈溪迁鄞南乡后仓。

冯□□:宋光宗时由诸暨栎桥里迁居会稽雷门乡宁桑村。

冯尚一:冯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来居诸暨,本支始迁一世祖尚一,元至正时自暨阳之官员领迁友泉乡之燕山。

冯 繁:青州人,为歙州刺史,敬宗进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谱遂以定为迁歙一世祖。




冯姓迁徙史

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冯氏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

冯氏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就已开始迁移。冯氏族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诸多郡望。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冯氏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守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

向南

东周后期一支冯氏家族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怀王时期(战国后期)冯氏子弟中有一名叫冯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一次,宋国内乱,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护他,冯郝坚决反对。楚王为不伤害双方而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冯郝的意见,另一方面却暗自给惠施以封地。冯郝知详情后,愤而离去。抛开冯郝的命运不论,冯郝当是楚地冯姓留史第二人。

向西,有一支冯氏家族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神话传说中有一名冯长的人,居于骊山,善观天文之变,精于历算。

遗憾的是,冯姓在南方及西 部早期开发的业绩缺乏系统记载,只能透过重重迷雾而觅得一鳞半爪。

向北,还有一支冯氏家族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西)郡守姓冯名亭,为人果敢而有谋。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名将白起率大军伐魏,两军对战于野王,野王守备不敌而降。由于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全系于野王一线,因此,野王的失败就使上党虚悬于外。 冯亭与部下及百姓商议后,决意背秦而举地归赵。赵、韩本是唇齿相依、地缘亲近的邻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便自然卷进秦、魏之间的争斗,以赵、魏合力,秦军必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护上党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冯亭所料,赵国在平原君赵胜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上党军民同仇敌忾以抗秦军,上党终于得以保全。但三年后,秦再派左庶长(秦第十等爵,掌兵权)王龅(h6)进攻上党,上党终被攻克。此间上党冯氏中有两支分别迁往秦与魏,并在秦汉之际大有作为,此为后话。

向东,另一支冯氏家族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这一支冯氏即来自上文中所说的魏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王朝统一前后,冯姓在上党地区的一支最为活跃。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党郡守冯亭纳地入赵受封华阳君,从而挫败了白起的东进企图。冯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党,从此,家族日隆,许多乡里亦归附之,从而形成了冯姓望族。 尽管冯亭有勇有谋,但关东六国已是夕阳残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御强秦的大统一趋势。结果,就在上党献地后不久的“长平之战”中,华阳君冯亭与“纸上谈兵”的主将赵括均战死疆场,而其部赵卒40万除200人被“留报赵”外,统统被屠杀。从此,关东六国对秦再也组织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冯亭战死后,其宗族亦分崩离析,大部分北上进入赵国腹地以避战祸,少部分仍留居上党。这一部分留居上党的冯姓人审时度势,看清了六国必然灭亡的趋势,转而”投奔了秦国,并为秦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著名者有官至右丞相的冯去疾,以及军事将领冯毋择、冯劫等。



秦汉时期

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经常奔波在外,秦左相李斯平素多跟从始皇出外,留守咸阳都城的却总是右相冯去疾,始皇对去疾的信任与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冯毋择、冯劫亦得益于这种信任,都在秦军中担任高级将领。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者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

冯去疾等得知真相后,他们冒死向秦二世上书,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结果因进谏失败双双被下狱。在狱中,冯去疾、冯锄拒绝向赵高一伙奸佞屈服,为保持清白的名节,二人先后在狱中自杀。一代贤相、骁将就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写完最后浓重而悲壮的一笔。与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时被下狱的左相李斯则暴露了其软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赵高等人百般戏弄、凌辱后腰斩于市井。

冯去疾、冯劫被下狱不久,冯毋择率其他子孙隐姓埋名,潜逃他乡,下落不明,关中冯氏亦随之逃散殆尽。

伴随此起彼伏的秦末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不可一世的秦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而上党冯氏入关的一脉,也随之销声匿迹。

汉承秦制,天下甫定。冯姓经此番劫难,可谓元气大伤。在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乃至汉初“无为而治”的一系列大变动中,史册中寻找不到冯姓的任何丰功伟绩。也许,这一段历史的沉默正孕育着冯姓的再度辉煌。

汉代,冯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姓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另一方面,这一历史时期冯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也为这种整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素材。可以说,汉代是冯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

汉代冯姓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冯姓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姓的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

汉代冯姓辉煌之发端者为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冯氏,其代表人物首推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其弟冯骞自上党徙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

汉兴置国,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一方面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宗室及大族豪门坐霸一方。汉廷访得代北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再入关中,定居安陵。冯唐,正是生长于代北而后迁入安陵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至三国以前,冯姓族人经迁徙、发展,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山东淄博,陕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众多,逐渐兴旺。同时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宗族都难以在此时安定发展,大的郡望也难以形成,只能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之中,冯姓也不例外,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晋末时期的永嘉之乱,冯姓族人也大举南迁,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当地生息繁衍,不断发展,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

冯姓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晋末“永嘉之乱”时开始大举南迁,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

北周至隋统一前后,仍是国家由混乱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口迁移-频繁,各姓族活动区域扩大的时期。以冯氏:著名郡望之一——弘农而言,西魏之宁州刺史冯宁被认为是弘农郡的开山之祖。早在西汉时代,冯扬便以“万石君”而名噪弘农,冯扬家人丁兴旺,有子八人,至冯勤一脉尤为荣宠。因此,在冯宁之前,弘农冯氏已有人活跃在此地,可以认为魏地冯氏是弘农早期冯姓的直接起源。当西魏的冯宁刺史兴起之时,弘农冯氏已经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隋唐宋以来

至隋唐,已有南迁至福建省境的。在这一不断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大致有:

l         出自山西上党冯氏,为战国赵华阳君冯亭后裔;

l         出自河南颍川的冯氏,为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

l         杜陵冯氏系西汉左将军冯奉世后裔;

l         长乐冯氏为宜都侯冯参后裔;

l         京兆冯氏为燕王冯宏的后裔;

l         弘农冯氏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后裔;

l         河间冯氏为唐监察史冯师古的后裔。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姓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姓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

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姓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姓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明、清之际遍及全国各地。

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

元明清时期

在元明清时期,冯氏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省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氏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

明、清之际,冯氏一族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代孙冯隆奄。

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至今已传二十五代、五百九十余年。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如今,冯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冯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约一千零二十四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64%。




郡望:

始平郡:东晋时置郡西晋泰始三年(267年)时期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咸阳、户县以西、宝鸡市、兴平市南秦岭以北一带地区。



杜陵郡:梁置杜陵郡西汉时期置县,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东南部一带。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东魏武定年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时期改为长社,隋朝初曾废黜颖川郡,唐朝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颖川郡。

──颖川冯氏,是距今整整两千年前「大树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是东汉光武中兴时的名将,他的事迹,「后汉书」上列有专传记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孙,事光武拜偏将军,封阳夏侯。复平赤眉,击匈奴,历领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纯于冀,卒于军,谥节。异性谦退,每所止舍,诸将常并坐论功,异独屏立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上党郡:战国时期韩国置郡,秦国灭韩国后承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汉朝时期移治到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东部地区即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长乐郡有两处:一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及隋朝所置,治所在今今河北省冀州市、阜城县东部一带;二是唐朝所置长乐郡,治所在今福建省闽侯县一带。

──长乐冯氏,是西汉冯奉世之子冯的子孙。冯参是一位精通尚书的学者,历任代郡、安定等地的太守,被封为宜乡侯,后来,却被诬陷而自杀,他的子孙历经迁徙,最后在福建的长乐地区汇成巨族,又为冯氏家族增加了一个表明血缘依归的标帜。



京兆郡: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国时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期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曹魏时期缩小。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诸国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两朝均立都于长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朝时期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原址统称为西安。

──京兆冯氏,发祥 之地在河北地区,则是燕王冯宏所传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复名弘农郡,末年避灵帝名讳改名桓农郡。三国魏复名弘农郡。十六国前秦移治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又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到隋大业初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唐朝武德初年废黜。

──弘农冯氏,是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所谓「弘农」,也是汉朝的一个郡名,指的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嵩、内乡等县以西,以及陕西省商县以东之地。



河间郡:河间郡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废除,隋大业初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河南冯氏,是唐代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河间,就是现在河北省的河间县一带地方。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治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东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到新密,北到黄河以北原阳县,北齐改名皋郡。


堂号:

1、大树堂:

堂号:大树堂    郡望:始平郡

堂联:将军世泽 天官家声。凌云怀祖德;大树溯宗功。“大树家声远;凌云世泽长”

在冯姓发展史上,在诸多名人公卿中,东汉冯异是最值得称道的。冯异,颖川(河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4年,从刘秀为偏将军,封应侯(河南鲁山东),战场屡立战功,诸将并坐论功时,他常退避大树下,军中因号“大树将军”,后世称不争名利的将军为大树将军。刘秀即位,任征西大将军,封阳夏侯,治河南太康县,卒于军中,为二十八宿之箕星,氏人为纪念冯异,以“大树”为堂号,以“将军世泽、天官家声”为堂联。大树堂堂号的冯姓分支很多。

「后汉书」上列有专传记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孙,事光武拜偏将军,封阳夏侯。复平赤眉,击匈奴,历领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纯于冀,卒于军,谥节。异性谦退,每所止舍,诸将常并坐论功,异独屏立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2、同舆堂 或 三同堂:

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3、市义堂:

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4、始平堂:

冯氏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邑,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氏发祥之地也。冯姓因始祖毕公高食邑于河南冯城,因名河南堂、始平郡。



5、始于堂:

冯氏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邑,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氏发祥之地也。



6、四德堂:典自五代冯道。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考。后唐、后晋为宰相,后汉、后周为太师,居官20多年,历四姓十君。其间,曾主持校定"九经",雕板印刷,开官府刻印书籍之先河,世称"五代监本"。究"九经"之核心,乃孝、弟(悌)、忠、信之四德。冯氏后人于是以"树德"(或"竖德")、"四德"作为堂号。。四德堂冯氏分支很多。





7、树德堂:   参看四德堂



8、竖德堂:   参看四德堂

“竖德堂”出自五代时冯道的故事。冯道,瀛州景威人,字可道,历四姓十君,在相位20余年,自号长乐老。后唐、晋时任宰相,在他倡议下,校对“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刻,至后周才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九经”即:《易》、《书》、《诗》、《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议礼》、《札记》等。古九经书,其内容都讲道德仁义,后来冯姓人家为纪念这位宰相,取堂号名“竖德堂”。



9、世德堂:

浙江上虞永丰冯氏:始祖:[宋]冯汝龙; 先祖:冯织文; 先祖:冯缙文  始祖汝龙,宋代居湖广鄂州;第七世孙织文、缙文,迁居虞邑四都永丰乡夏盖湖冯家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6 1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4-19 2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4 11:14 , Processed in 0.1250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