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99|回复: 1

冯濂(字周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 2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冯周溪先生墓表铭》(手写本)原文

原文:
皇清恩贡生崇祀乡贤冯周溪先生墓表铭
        诰授光禄大夫,总督直隶等处地方,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督御史,辖紫荆密云等关隘,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加六级,受业高斌顿首拜撰序书
        古所谓,称豪杰之士,卓然以圣贤为归,信道笃而操履固。故,其达,恒足辅世长民;其穷,则守先待后。而后之望古遥集者,思得其泽,以自艾见之,周溪先生矣。
        先生姓冯,赵之宁晋人。高祖英,前丁未进士,官至大司寇;曾祖道隆,用荫至比曹,俱祀于乡。祖端祺,字贞复,顺治时岁进士;父如式,字揆一,邑庠生,世治儒业。
        先生少,寡言笑而内多慧,人罕,别识之。六岁,闻有语“人性皆善”,忻然若有得,闻究问心性之旨。贞复公大奇之,召二子谓之曰:“是儿殊器识。裴行俭之鉴人也,必先器识而后文艺。宋儒之说不讲于是者久矣。若虽幼,而吾觇其志焉。”遂命名濂,而字之周溪。盖以元公之无所因承,而继绝学者期之,其属意如此。
        稍长就外傅。口诵心维,必求圣贤精义揣摩之。有不解,则废饮食,或篝灯夜央,以求必得,师友皆推重之。尝读《中庸》,反覆玩味。或有问曰:“子咀嚼深至,必有妙解。不睹不闻,是何境界?”答曰:“只是静。”“戒慎恐惧,是何工夫?”答曰:“只是存养。”其言简意切如此。
        弱冠,补弟子员,食饩。安贫自好,不汲汲仕进,惟以读书穷理为务。昼诵夜思,所学日益精进。于宋儒理学诸书,备极淹贯,伊洛渊源,考究精详。读书一遵朱子之法,必求躬行寔践。日用饮食,动静语默,整肃不苟。久而德业成就,从学者渐多。往来京师,教授生徒,以养正童蒙,接引后学为己任。
        斌幼失庭训。长,方有志《小学》、《大学》之书,领先生德教有年,后受业焉。其为教,皆立程限,不纷纷讲说。有未慊此而过彼者,先生遂断之曰:“于此未实得,何多求也?”
        日用工夫,以居敬穷理,反躬实践为要。常以《中庸》“遵德性、道问学”、朱子章句数语书置座右,终日晤对。语及朱子之书,其敬信笃好,意味深长,多在言语形容之外。
        于《易》,专以《朱子本义》。尝谓:“诸家《易》,盖不可胜数。皆尝细玩其蕴,总不如《朱子本义》洁静精微,不敢多下一字,是天启其衷,得四圣心传。”斌从先生几二十年,见先生日对周易一卦,十旬一周,往复无间,自壮至老,如一日也。
        岁丁未,斌领江苏织造,迎先生,晨夕从容,聆绪论。每及天地古今,性命精微之旨,未尝不怡然以喜,亦复悄然以悲。尝言:“洙泗以还,博文约礼,两极其至者,朱子一人而已。再集大成以后,历数前儒,唯许鲁斋、薛文清、胡敬斋及陆稼书四先生,为得程朱正传;次,则曹月川、罗整菴、陈清兰、张武承、张仪封五先生,为能羽翼程朱,有功正学。念哲人之既远,望后学于将来。”慨叹之余,盖不自觉,其以道自任之诚切,已形于意言之表矣。
        先生说书,言近而指远,意切而理明;教弟子,量才造就,善诱多方。拘谨者乐其坦易,放达者惮其方严,皆蔚然有成。京师名公卿响慕就见,先施以礼,未尝往拜,群益重之。
        其为文,理明辞达,以归雅健,屡试不售。
        先生少多疾,至壮渐愈,至老充养完固,精力益健,冲然自适。以康熙元年壬寅四月五日丑时生,雍正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巳时卒,年七十四。配魏氏,继配高氏,有子时,邑庠生。乾隆八年秋,将奉以窆于茔,而来告斌。斌唯先生居家孝友,好施与群,亲族邦人皆能道之;其笃信好学,任道宏毅,嘉惠来者,私拟其诣,盖曹月川之流亚与?故述其大者,勒之贞珉,以表其域,俾后之学者知所响往云。

——小王庄廿三世建慧点断
二.周溪先生墓表铭(手写本)译文
译文:
皇清恩贡生崇祀乡贤冯周溪先生墓表铭
        诰授光禄大夫,总督直隶等处地方,兼理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督御史,辖紫荆密云等关隘,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加六级,受业高斌顿首拜撰序书
        古时候,之所以有的人被称为豪杰之士,是因为他们卓然不群,以达到圣贤为自己的人生方向,信念坚定,操守专一。所以,这样的人如果发达了,就足以辅君治国,安民兴邦;他们既便贫穷,也能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而后来之人,则会仰慕这些高士,比照他们的闪光之处,不断规范自身行为。这样的人就是周溪先生啊!
        先生姓冯,赵州宁晋人。高祖英公,是前明朝丁未年间的进士,官职到了刑部尚书;曾祖道隆,以恩荫官至刑部郎中,都在乡贤祠受祭祀。祖父端祺,字贞复,是顺治时的岁贡生;父亲如式,字揆一,是县里的秀才,其家庭世代以儒学治家。
        先生年少的时候,表面上寡言少语,而内在却十分聪明,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十分特殊。先生在六岁时,听见关于“人性皆善”方面的言语时,就高兴的像悟到了什么似的,有时还追问心性的含义。祖父贞复公对此十分惊讶,喊来两个儿子对他们说:“这孩子的器量见识与众不同。裴行俭在评鉴人时,必定把人的器识放在首位,然后再看他学问的高低。宋朝的儒家学说不在世上流传已很久了,这孩子人虽小,而我却能观察出他的志向在这里。”于是为孩子取名叫濂,而取字叫周溪,是因为周敦颐先生的学说没有得到传承,而希望他将其传承下去,这就是贞复公的初衷。
        先生稍大些外出求学。他在学习上善于思考,对于圣贤著述的精深含义,必须认真探求,揣摩再三。有不理解的地方,则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必须到真正掌握为止,因此,师生们都非常推崇重视他。先生曾在学习《中庸》时,反复推敲,深刻理解其含义。有的学生问先生:“你对《中庸》的研究很深,肯定有精妙的解释。‘不睹不闻’(看不到听不到,指在发觉不到的地方用心),是何种境界?”先生答道:“只是静(静心)。”又问:“‘戒慎恐惧’(保持敬畏之心)是什么样的功夫?”先生答道:“只是存养(存本心、养善性)。”先生的回答就是这样的言简意赅。
        先生二十岁的时候,考中秀才,享受公家的膳食俸禄,在这个职位上,先生安于清贫,洁身自好,不急于出仕为官,只以读书学习研究道理为要务。在学习上昼夜不辍,所学知识,日益精深。对于宋朝儒家理学诸多著说,融会贯通,溯流探源,考究详尽。先生读书一贯遵循朱熹倡导的原则,必须以亲身行动去实践。在日常起居饮食、言行举止上,先生严肃端庄,一丝不苟。久而久之,德成业就,跟随学习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先生经常到北京传授知识,受徒讲学,以启蒙育德,培养后进为自己的职责。
        我自幼没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年后才有学习《小学》、《大学》这些书籍的意愿。我在接受了先生多年的道德教育后,又得到了先生的知识传授。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程章法,从不纷乱无序,随意讲说。有的学生对此不满足而问更高的学问,先生随即截断说:“这些知识还没有学扎实,何必贪求更多的学问呢?”
         先生在日常学习中,以静心探求万物的本质、亲身实践所学的知识为根本目的。先生曾选取《中庸》中关于“遵德性、道问学”和朱熹先生的文章语句,书写放置于座位的右侧,每天面对,省悟理解。说到朱熹先生的著述,先生崇敬有加,信好不已,其言语重心长,多是言语所不能形容的。
        先生对于学习《易经》,就专门学习《朱子本意》。先生曾说:“诸多大家对《易经》的学习研究,可以说数不胜数。如果细品其含义,都比不上《朱子本义》讲解的纯正精细,不敢多去一字,是上天开启了他的内心,得到了“四圣”的心法真传。”我从学先生近二十年,看到先生每日研读《周易》一卦,百日一遍,循环往复,从不间断,从壮年到老年,几十年如一日。
        丁未年,我任职江苏织造署,把先生接到身边,朝夕相随,聆听先生的思想理论。他每当讲到天地古今、性命道德的内涵时,有时候高兴,喜形于色;有时候悲伤,神情黯然。先生曾说:“自孔子以来,在博学和遵道这两方面,都能做得最好的人,仅朱熹先生一人而已。再有各方面成就突出者,数遍以前的儒学大家,只有许鲁斋、薛文清、胡敬斋、和陆稼书先生,他们四人得到了程、朱正宗传授;其次就是曹月川、罗整菴、陈清兰、张武承、张仪封五先生,他们为能发展和壮大程朱理学做出了贡献。思念先前的贤哲己人已经远去,把将来的希望寄托于后来人的身上吧!”感叹之余,先生没有发觉,自己已经真正担当起理学传承人这个大任了。其实,先生的真挚感情,通过他的言语已经表现出来了啊!
        先生讲学,言浅意深,情真理明。教授学生,因材施教,善诱多方。性格拘束谨慎的学生,喜欢他坦荡近人的风格;豪放豁达的学生,忌惮他严肃认真的态度。经过先生的培养,许多学生都学有所成,效果显著。京城有名望的达官显贵慕名而来,都先施以拜见之礼,从来没有先生前去拜见他们的情况。于是,人们更加看重先生了。
        先生著作的文章,道理明白,文辞通达,可以达到典雅刚健的境界,但是在几次考试中都未能考中。
        先生年轻时经常患病,到了壮年身体逐渐痊愈,到了暮年的时候,保养完善,精力充沛,体质更加健康,心境悠然闲适,自得其乐。先生出生于康熙元(1662)年壬寅四月五日丑时,卒于雍正十三(173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享年七十四岁。元配夫人魏氏,继配高氏,有一个儿子名时,是县里的秀才。乾隆八年(1743年)秋,将要安葬于茔地,而来告诉我。斌因为:先生在家里孝亲厚友,乐善好施,亲戚族人以及周围的百姓都能说出这些来;先生信仰坚定,酷爱学习,能够肩负重任,志向高远,意志坚强,泽惠后人,个人私下认为,先生对儒家理学的作用和地位,和曹月川是一样的人物啊!所以,这里记述先生的主要功德,刻碑铭记,以在周围传颂,使后来之人知道,学习先生、敬仰先生!

——小王庄廿三世致宏译
三.周溪先生墓表铭(手写本)




冯濂 字周溪 行书手札18.5*12cm二通四纸 镜心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价1.15万元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5 20:12 , Processed in 0.0779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