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26|回复: 7

上湘轧桥冯氏之郡望与堂号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9 21: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湘轧桥冯氏之郡望与堂号初探

冯炎钧



据我的考证,郡是一种行政区域,郡望则是某一行政区域内的名门望族(大姓),包括不同支派的同姓;而××堂(即堂号)是名门望族家族门户的代称,其来历往往与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有关,且仅是共本支派始祖一脉。因此,郡是地域内大姓中所有同姓的说法,堂是某姓中某个支派的概念。

就我们冯氏源流来看,历史上在很多地方都是当地望族,其中与我们上湘轧桥冯氏有关的包括:上党郡(今山西,我们之祖先战国时期上党太守冯亭、其裔西汉时期的关内侯冯奉世亦居上党)、颖川郡(今河南,我们之祖先出生地和前朝任职地颍川的大树将军冯异)、始平郡(今陕西,我们之祖先东汉开国名将、平定关中的大树将军冯异)等等。古时,同姓一方通报家门当报出自何地(即郡望),另一方即可知其来历。如鲁迅 《呐喊·Q正传》的描述便能说明: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我们上湘轧桥冯氏,从老谱看,冯奉世、冯异均奉为上世先祖,如无新考证结果,则上党郡、颖川郡、始平郡都可作为上湘轧桥冯氏的郡望。

堂号问题也比较复杂,如始平堂,我们冯姓人都知道,“始平”就是中华冯氏发祥地之意。冯姓因始祖毕公高(其封地毕国,今陕西)之后毕万得封魏地,其后裔受封于河南冯城(今河南荥阳。一说陕西的大荔),又东汉的大树将军冯异平定关中(今陕西,西晋置始平郡),因此,“始平”很早就是作为冯姓的堂号。过去的冯姓支派只要溯源而出自河南、陕西,均可称自己为始平堂后并不为错。我们冯姓在中华大地是一个大姓,由于迁徙、外任、避灾祸等多方面原因,四散各地而自成族,以致支派众多。而各个支派,为了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或为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亦或是为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般均会取本支派堂号。

我们上湘轧桥冯氏,乾隆三年首修谱和咸丰七年二修时,均自称“始平堂”之后,这如我前述并无不妥,也诚如乾隆谱主修冯汝琯所记:“我族始于东汉,建国之初而有我冯氏始平堂矣”。但到民国十一年三修族谱时,有民国三年移建因同治八年大水而毁的上湘冯氏宗祠(总祠),就已将悬挂于祠堂大门门首匾额上的堂号定为“上元堂”。我上湘轧桥冯氏始祖永遐公迁自江南府上元县,取不忘本源之意。同时,三修族谱上的堂号,也由前两谱的“始平堂”改为“上元堂”。

综上所述,乾隆冯氏族谱之“上世祖望出上党郡,历始平,宋元开裔湖南长沙府湘乡县。”应理解为:我族始祖之前的先祖,先后是上党郡和始平郡的名门望族(历史上上党置郡在战国时期,始平置郡在后),宋初立族于湘乡。同时,我认为,乾隆谱载还不十分确切,按置郡时间先后和我族始祖之前的先祖的流动轨迹,以“上世祖望出上党郡,历颍川、始平,宋元开裔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为宜。因此,我们上湘轧桥冯氏的郡望,可表述为:望出始平郡(说出自上党郡、颖川郡亦不为错);堂号则只应是冯氏上元堂。

发表于 2018-8-20 0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本家的考证,似呼很有理伦证。有一点我比较迷惑:“由前两谱的“始平堂”改为“上元堂”,我在看电视中看到的关于堂号的,都是比较重视及威望。我迷惑的是会有改堂号的吗?我也是始平堂的,家中的一些文物中也写有”冯姓平堂“字样。但不知其源!看了本家的考证后,刚才在百度搜索了一下始平堂,搜索到一个博客里有人写的”始平堂堂记“如下:

始 平 堂 堂 记    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6668760100ktkf.html
始 平 堂 堂 记.jpg

   始之,开天辟地,人生伊始,天地人灵,万物之首;平也,自然调和,平顺安详,取于国泰而家乐于安,平于族睦而人贵于和;堂者,家居中堂,奉典兼之,祖宗神宫,当为至尊。

   始平,此乃自始至终平安兴顺之象征,和睦孝悌之典范,冯姓发祥之源也。三字并连,诞生“始平堂”。当是族旺之因源,神圣之尊严,道取于孝而礼畅于贤,孝生于贤而伦归于德。我冯姓列祖列宗皆供奉于此,丕振族后诸系诸孙概祭祀于斯,明朝天启冯梦龙博义三言,彰和睦家风,显祖德族荣,始平昭世泽,大树发金枝,千秋始平堂,万代联宗谱。

   登山观脉,临流溯源;宗辉普照,嗣域宏开,涂淡墨以抒诚见,秉丹心而叙后知,甚为恩念,遥以追思。谈古以法文明,论今而扬壮举,吾族名贤广传,祖开先河而兴伟业,立大志以展宏图。而今家声丕振,德迹显耀;天地君亲师位,历代昭穆祖先,神灵恭奉,数典尊仰;虚无之境,先祖神明,礼大义精,众心所归,世德所倡。

   启世族以耀门庭,纯世风以正名堂;明世爵以倡精神,彰世范以振家声;昭世德以荡宏恩,垂世表以励子孙;派世系以明宗亲,蒙世泽以续长兴。族万代有斯堂于蔚起,谱千秋志始平之辉煌。


冯的郡望堂号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64027915675844707.html

郡望
1、郡望
始平郡:东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
杜陵郡:梁置杜陵郡。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郡治相当于今河南省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有二处,一是后魏及隋代所置长乐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冀县一带,一是唐代所置长乐郡,治今福建省闽侯县。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郡治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弘农郡: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年113年)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北)。郡治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祚永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河间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东南)。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
堂号


2、堂号
始于堂:冯姓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阝],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姓发祥之地也。

市义堂:战国时节候,冯欢是孟尝君的门客,启初孟尝君并没有重视他。有一次,孟尝君派他去要帐,他当着欠账人的面烧掉了债券。他回去之后,对不了解情况的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成了‘义’,带回来了。”孟尝君虽然说不理解,但也不好意思指责他。后来,孟尝君被罢官,却意外受到百姓夹道欢送的盛遇。这时候,孟尝君才醒悟过来,感动地对冯欢说道;“你给我买的‘义’,可真是无价之宝呀!”冯姓以“市义”为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此外,冯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大树堂”、“四德堂”、“树德堂”、“瑞锦堂”、“天宝堂”、“三元堂”、“继立堂”、“四山堂”、“始平堂”、“竖德堂”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22: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冯火求 发表于 2018-8-20 09:41
拜读本家的考证,似呼很有理伦证。有一点我比较迷惑:“由前两谱的“始平堂”改为“上元堂”,我在看电视中 ...

家门版主好,难得您赐教。
我对堂号的理解,“是名门望族家族门户的代称,其来历往往与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有关,且仅是共本支派始祖一脉。”关键点一是家族(本支派始祖一脉)代称;二是发展变化的。一个家族的分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成一族后,就可能需要另立支派。就象一个家族有祠堂,发展到“枝繁叶茂”后要分房,当房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建支(分)祠堂,原先的祠堂就是总祠堂一样。此外,还有些支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其根脉失去了联系,在其初期“枝叶”尚稀时,以其更远古的根脉为依据也属必然,而后,发展到一定程度则自成支派并自立门户。因此,我族迁湘始祖之前的数代(大约七、八百年)是至今尚未能查证的,可能是根据元代大文豪冯子振的一些史料,确定是大树将军冯异之后,因此以“始平堂”为堂号。但在立族千年后,我祖一脉已成当地大族,在十三代分十房,在十五代各房又再分支房,在咸丰年间建了总祠堂,其后各又各自立支祠堂,到民国初年人口已达二万余众。我根据三次通修谱和几房的数次编修的支谱上载的堂号推断,我迁湘祖一脉应该是在民国三年迁建宗祠时,自认自立支派已成熟,为让后世不忘我支派始祖本源,故取我始祖祖籍地“上元”为堂号。所以,我认为我族是始平郡上元堂。
仍望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22: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您上面说的“市义堂”,据我族谱本源传载,冯欢也是我之祖先,也意味着他也应是始平堂,正是有这一典故,他的子孙有了“市义堂”堂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2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有”冯姓平堂“字样,应是“冯始平堂”,即冯姓始平堂。如我上面讲我们上湘轧桥冯氏:冯上元堂,即冯姓上元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2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炎钧 于 2018-8-20 23:12 编辑

咸丰谱、民国谱

卷首一二018.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1 0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复细读了家门的初探,受益非浅。对于历史深源有了更深的认识!谢谢家门的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20: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冯火求 发表于 2018-8-21 09:03
我反复细读了家门的初探,受益非浅。对于历史深源有了更深的认识!谢谢家门的赐教。

谢谢版主的美言。望您多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19 04:54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