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96|回复: 0

[文艺社科] 冯增木:借鱼抒怀 以鱼言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7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一一 于 2011-3-17 09:06 编辑

冯增木.jpg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吉祥富裕又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字谐音。逢年过节,喜寿宴席,鱼更是不可或缺,鱼在给人们带来美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借鱼抒怀,以鱼言志,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鱼文化"。冯增木便是鱼文化的痴迷者之一。
冯增木,字森林,斋号敬筌画室。1950年生于山东泰安。退休前任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0312月获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还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兰竹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等职。冯增木在中学时代即跟随刘则仁、孙建学画。上个世纪70年代初始学中国画,山色、人物、花鸟、走兽都曾涉猎。70年代末,拜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张鹤云教授为师,专攻画鱼。他笔下的鲤鱼、金鱼、鳜鱼、条鱼及其他鱼类,千姿百态,自然灵动,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近不惑之年,冯增木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花鸟画专业,受朱颖人、叶尚青诸名师亲授,使绘画技艺大进。
冯增木笔下的鱼是可以细细品味的,把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景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虽没画水,却见鱼如水中游,有"山水收眼底,诗意在画中"的意境。鱼儿在他的笔下是如此的灵动、欢快,画意与诗境相互印证,艺术的魅力是自然生命的延续与升华,浓淡几笔的写意描绘出一个生动的世界,使画面气韵生动、醇厚有味、意境浓郁、层次丰富,使得自然景色、艺术表现手法和谐统一,呈现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冯先生最擅长画的《六顺图》鱼贯而入的排列代表了和谐安乐,健壮的身体上有斑纹清晰的鱼鳞,寥寥几笔即活灵活现;《金玉满堂》中的鱼儿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形态美,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嘴,在阳光下闪耀金色的亮光,充满了华贵吉祥;《富贵有余》中牡丹与鱼的巧妙结合,有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轻松的遐想、对自然的寄托,尽在冯先生画的鱼儿之中。冯先生画中的山水花鸟虫鱼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呈现着天人合一的内涵,祥和的灵气,给人一种和美的享受。
冯先生在兰竹绘画中同样很有造诣,他笔下的竹叶相互交叠却叠而不乱,同是墨色却主次分,,浓淡有致,富有情趣,冯先生爱竹"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的气节,竹不开花,象征富贵不能淫;竹叶冬青,象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竹有节,象征有气节、有节操;竹空心,象征虚心、可容物;竹直,象征正直;竹质坚,象征坚强。冯先生自身爱竹画竹,坚持做人要有竹的情操,多年来以竹的品格坚自勉,受到大家的钦佩。
冯增木的国画作品经常参加国际、全国及省市展赛,多次获奖。曾在山东省农展馆、万竹园公园和台湾高雄举办国画各展和联展。国画作品被中南海、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及各文博部门收藏。并在各级报刊和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500余幅。有《冯增木画集》、《冯增木国画选》、《年年有余1999》挂历和画鱼技法录相带等专著出版。
冯增木常谦称自己是"书画票友",但他坎坷而多彩的人生阅历,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他在德操方面的修养,无不融入于他的绘画作品中,他是省内颇有影响的中年画家之一,80余家媒体对冯增木的艺术成就作了专题报道。
冯增木先生对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几十年来,他致力于书画装裱史、书画装裱技法理论及书画收藏与鉴定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撰写了我国第一份关于装裱地图的技术资料。其后《书画装裱浅说》、《中国书画装裱》、《中国书画装裱》(增订本)及《冯增木装裱艺术》光盘相继出版,总发行量近20万册,至今仍在继续发行中。 海江 胡悦)
增.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8 07:18 , Processed in 0.1093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