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64|回复: 3

[文艺社科] 贻字族人:冯贻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8 2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一一 于 2011-2-19 06:56 编辑

德1.jpg
冯亦代 (19132005)笔名楼风、冯之安等。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
冯亦代1913年生于浙江杭州,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专业为工商管理。念大二时结识英文剧社成员郑安娜。他曾回忆说:“和一个英文天才结婚,不搞翻译才怪。”
1938年,冯亦代25岁,在香港偶识浙江同乡、著名诗人戴望舒。望舒说:“你的散文还可以,译文也可以,你该把海明威那篇小说(指《第五纵队》)译完。不过,你成不了诗人,你的散文倒有些诗意。”从此冯亦代确定了自己从事翻译事业的文学发展方向。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中央信托局重庆印刷厂的副厂长,以资助进步文化人士著称。他仗义疏财,人称“路路通”“百有份”。在重庆文艺界谁没钱、没饭吃、没地方栖身,都找他想办法。   
德2.jpg
解放后曾任国际新闻局秘书长兼出版发行处处长,
1952年任外文出版社出版部主任,英文《中国文学》编辑部主任。
“文革”期间,冯亦代被打成“美蒋特务”“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下放到湖北沙洋劳动,从事沉重苦役,双脚变形,健康大受影响。在监督劳动中,冯患脑血栓塞症,抢救后,落下左上肢和下肢行动困难的伤残。   
1979年《读书》杂志创刊,冯亦代应邀为该杂志发起人并任副主编,笔耕不辍,共在《读书》上发表200多篇文章。结发之妻郑安娜去世后,1993年,80高龄的冯亦代与年近70的著名演员黄宗英(小名小妹)结为伉俪。著名作家袁鹰曾以打油诗相贺:“白发映红颜,小妹成二嫂,静静港湾里,归隐书林好。”
著有文集《书人书事》、《潮起潮落》、《龙套集》、《水滴石穿》、《听风楼书话》、《西书拾锦》、《归隐书林》、《撷英集》、《冯亦代散文选集》、《冯亦代文集》(五卷)等。
家族资料:
[1]一九一三年(1岁)1113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冯氏排名为“天、福、祖、贻”,故原名冯贻德。长兄冯贻庆夭折。冯稍长后更名冯亦代。曾用笔名:楼风、冯之安、马谷、公孙仲子、郑之岱(与妻郑安娜合用)……
一九二二年(9岁)在家宅附近杭州盐务小学分校就读。
一九二三年(10岁)冯亦代在父辈存放书籍的阁楼上发现许多书报:有中国人在巴黎出版的画报、有《点石斋画稿》、《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和林琴南翻译的外国说部,还有一部《史记精华录》。他虽读不大懂却为之痴迷不已。
[2]父:冯祖荫(1883——1949),字蔚哉。曾留学日本,学铁道工程专业。任北京京张铁路局工程师,在张家口工作,以后去造南铁路;晚年在交通部任协审。本年三十岁。
[3] 母:楼文光(1885——1913)曾留学日本,后在上海务本女校、爱国女校教学。本年二十八岁。亦代出生后一个多月,母患产褥热(?)弃世,他记事以来仅从照片上认识母亲。
[4]祖父:冯福同,字少山。幼时在太平军里当小司书,太平军失败,......一九二六年祖父去世.
[5]祖母:一九二六年七月某日晨,祖母无疾而终。亦代生而丧母,由祖母抚养。失去祖母对他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德3.jpg
发表于 2011-2-18 22: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lol:handshake:hu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6: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贻德与贻之同支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傲1233ekf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0 01: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以後多些












最新网页游戏173u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9 22:28 , Processed in 0.1093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