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75|回复: 3

岭南圣母冼夫人文化研究

[复制链接]
nanhaifeng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9-22 1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岭南圣母冼夫人文化研究
时间:2010-5-5  文/李日周
      摘 要:冼 夫人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冼夫人文化不仅 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弘扬。本文为了着重阐述了冼夫人文化的实质,突出冼夫人文化具有的岭南文化特色,主 要从儒家文化、民族精神、铜鼓文化和祭祀文化四个方面来解析冼夫人文化。
      关键词:冼 夫人文化  儒家  民族  铜鼓 祭祀

      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生于梁、陈、隋三个朝代,享年91岁(公元512至602),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俚族女首领,她 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境安民、为民除害,有“岭南圣母”的美称。传承冼夫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泽 民总 书记曾称赞她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要传承冼夫人文化,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冼夫人文化。它是指以儒家文化为内涵,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铜鼓文化为镜子,以祭祀文化为特色的一种 具有岭南风格的文化。

一、以儒家文化为内涵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儒家文化逐渐确立至尊地位。古代的岭南地区一片荒芜,被称为南 蛮,但是到隋朝时候岭南地区汉化程度已较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据《隋书》[1]记载:“南蛮虽杂类,与华人错居……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也”,冼夫人时代,汉人 已深入越族所在的高凉地区,带去的是先进的中原文化。冼夫人嫁到汉人的冯氏家族后更加积极推崇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冼夫人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传统文化主要体现 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 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冼氏家族世世代代为南越首领,冼夫人小时候就开始懂得为父母“扶循部众”,而且“每劝亲族为 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 [2]冼夫人的兄长冼挺 担任南梁州刺史时,以强欺弱,“侵掠旁郡,岭表苦之”。冼夫人于是以儒家“仁”的思想去教导规谏他,“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3]
      其次,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统治思想。冼夫人深刻领悟到《论语•子路》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的儒家道德教化百姓的道 理,用“德”去教化百姓。清末民初的 《冼太真经》是以冼夫人降神说法的方式讲述自己生平梗概,《冼太真经 》后文训诲部分 ,冼夫人苦口婆心谆 谆教诲信众要持守孝、悌、忠、信、诚、义等礼节内容。“孝”就是对父母要孝顺,“悌”就是要尊敬兄长,“忠”就是对他人要忠厚,“信”就是对他人要讲信 用,“诚”就是做人要老实,“义”就是做事要符合道义或道德规范。冼夫人努力教导人民持守孝、悌、忠、信、诚、义等礼节与儒家提倡的正统思想是一致的。冼夫人为什么要如 此重视对个人的教化?儒家在处理治理国家与教化个人的关系中认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给我们提供了答案:要平定天下首先要治理好国 家,要治理好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首先要端正他人的思想。总之,要治理好国 家首先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冼夫人正是以儒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教导人民的。
      再次,体现了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陈朝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第二年,欧阳纥召阳春太守冯仆至南海,劝说他一同谋反。 冯仆派人告诉母亲冼 夫人,冼夫 人说:“我为忠贞,今经两世,不能惜汝负国。”于是“遂发兵拒境,帅诸酋长迎章昭达。”[4]冯仆为冼夫人之子,冼夫人非常忠诚于君主并且办事以国家利益为大局,因此,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冼夫人不因小失 大,不惜让自己儿子以身犯险为代价去维护国家的利益,保全大局。但是,忠君是有条件的,臣民忠的是爱民的有道明君,无道的昏君不能代表国家利益,又残害百 姓,最终人民只有打倒他,拥护新的君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就告诉我们,当君主的利益跟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民的利益处于第一 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陈朝刚灭亡不久,许多陈朝的将士们仍不甘心,反抗隋朝。当时岭南地区还没有归属,该地区的几个郡共同推举冼夫人为首领,号 称“圣母”,保境自守。隋文帝派柱国韦洸等安抚岭南,但“陈豫章太守徐墱据南康拒之,洸等不得进”。冼夫人知道陈朝确实灭亡后“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遣其孙冯 魂帅众迎洸。”[5]为陈朝痛哭,这是对陈朝的忠,但陈朝腐败无能,冼夫人为人民的利益,从大一统的思想出发归顺隋朝,避免了反隋拥陈大战带来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二、以民族精神为核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 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和谐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整 个民族万古长青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民族富强繁荣的精神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古代有“苏武牧羊”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郑成 功收复台湾的民族统一精神;有 “大禹治水”的自强不息精神。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更 是异彩纷呈: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有建国后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在这么多民族精神里,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 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核心的部分。冼夫人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凝结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统一精神。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精髓。
      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6]可见,爱国主义是人民对祖国的一种积极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以下从三方面分析冼夫人爱国主义精 神。
      第一,亲自带兵平定李迁仕反叛。据《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二卷记载,梁武帝时期,原东魏司徒、河南大将军、大行台侯 景先后背叛了东魏、西魏后来投奔了梁武帝。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又背叛了梁朝,梁武帝太清三年,侯景逼死了梁武帝,随后不久,梁简文帝即 位,侯景挟天子以令诸侯。侯景为人奸诈,背信弃义,生性残酷,乱杀无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虽死, 综不附之” [7]。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乱。但是,不明大义的高州刺史李迁仕于梁 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密谋谋反,准备投靠侯景。冼夫人识破了李迁仕召见冯宝准备谋反的阴谋,亲自带一千余人,步行挑担,声言要去给李迁仕交纳财物, 其实是想混进他的军营中趁机破敌。“迁仁果不设备,冼氏袭之,打破之,迁仕走保宁都。”冼夫人智败李迁仕,打击了当时想弃暗投明,认贼作父的官员和将 士的嚣张气势,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
      第二,协助朝廷平定欧阳纥之乱。陈太建元年(公元569年),欧阳纥的威望闻名于百越,陈元帝对他心存疑 虑,征召他为左卫将军。欧阳纥感到恐惧,害怕宣帝趁机对自己不利,于是在部下的诱导下,举兵反叛朝廷。第二年,欧阳纥召冼夫人之子阳春太守冯仆到南海,引诱他一同谋 反。冯仆派人把这事告诉冼夫人,冼夫人说:“我为忠贞,今经两世,不能惜汝负国。”[8]于是她发兵抵抗欧 阳纥,并率领各个部落的首领联合朝廷派来的车骑将军章昭达一起打败了章昭达。冼夫人从国家大局出发,斩钉截铁地表示不能为了自己的儿子而辜 负国家,可见,冼夫 人的爱国是大公无私的,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第三,为了国家利益,大义灭亲。 据史书记载,冼夫人 “每共宝参决辞 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9]从律法出发,一视同 仁,亲族犯法也无所舍纵。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出身于番禺越族首领世家的王仲宣谋反,岭南很多首领陈佛智等纷纷响应,共同出兵围攻 广州,隋将韦洸中箭身亡。冼夫人主动派孙子冯暄带兵救援广州,但是冯暄本来就同泷州(今罗定)土著部落首领、罗州(今化州)刺史陈佛智友好,迟迟不出兵攻打 叛军。冼夫人知 道这件事后很愤怒,立即派遣使者拘捕冯暄,并且把他囚禁在监狱里。事后,冼夫人派另外一个孙子冯盎出兵征讨陈佛智,将陈佛智杀了,然后 与朝廷官兵会师一起打败了王仲暄的部队。最后,冼夫人亲自陪着给事郎裴矩巡抚岭南二十多个州,岭南才又安定了下来。在冼夫人囚禁孙子入狱这件事中,冼夫人为了国家利 益大义灭亲的风范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二)民族统一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灵魂。
      恩格斯认为“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婚来扩大自己势力的工具”,此话用在冼夫人家公冯融身 上正适合。冯融虽为罗州刺史,但身为汉人,他对俚人的统治是力不从心,“他乡羁旅,号令不行”,俚人仇视他,不听从他的命令。于是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 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聘以为妻。”[10]冯融主张以俚人首 领联婚出自于对俚人的统治需要,那么,冼夫人与汉人联婚又出自什么原因呢?结合冼夫人一生的言行举止来综合分析,毫无疑问,是为了民族的统 一,促进汉俚融合。隋朝仁寿初,番州(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州为番州)总管赵讷对少数民族极其贪污暴虐,“诸俚、獠多亡叛” [11]激起了民族矛盾和少数民族的反叛。冼夫人于是派长史张融到皇帝那里提出安抚岭南的建议和揭发赵讷 的罪行。隋文帝派人缴纳了赵讷的赃款并处死了他,接着又派冼夫人“抚慰亡叛”,化解了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矛盾,“谕诸俚、獠,所至皆降”。冼夫人就是这样正 义凛然地维护民族间的团结统一。  (未完,待续……)

nanhaifeng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nanhaifengshi 的帖子
(接上贴)

三、以铜鼓文化为镜子
  
      第一,铜鼓是权利大小的象征,也是人民拥护的标志。据史书记载,“有鼓者号为‘都老’,群臣推服。”[12]冼夫人家族所用的铜鼓体型庞大、数量众多,反映了其权利的集中和受人民群众的拥护程度。同时,铜鼓作 为集众战斗的礼乐,号令器具,是古代铜鼓最大的社会功用,反映了冼夫人时期战乱的频繁,南北朝是烟火四起的朝代,侯景之乱更是民不聊生。
      第二,铜鼓文化集中反映了岭南文化在冼夫人文化影响下的开放创新性。铜鼓学专家蒋廷瑜考究:公元前7世纪前后,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 人在作为炊具的铜釜基础上,创造了用以打击娱乐的铜鼓。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铜鼓文化自滇中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展,向北传入四川邓都,向东传入 贵州的夜郎和广西西部地区,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和骆越地区。公元1世纪至7世纪,壮族先民僚人铸造了鼓面有繁杂立体装饰的冷水冲型铜鼓,但俚人创造了体质硕 大、工艺精湛的北流型和冷水冲型铜鼓,把铜鼓文化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13]俚人不仅学习吸收 了壮族的铜鼓制作技术,更可贵的是,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质的北流型和冷水冲型铜鼓,把铜鼓文化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冼夫人生于梁武帝 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卒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历经公元5世纪到6世纪。由此可见,冼夫人统治岭南时期,正是岭南铜鼓发展的高峰期。宋代著名诗人 苏轼写过一首五言古诗《咏冼庙》来歌颂冼夫人,共18句,其中的最后两句提到了铜鼓“铜鼓葫芦笙,歌此迎送诗”,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海南时写,间接反映了冼夫人文化对岭南铜鼓文化的贡献。
      第三,透过铜鼓的历史发展可以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铜鼓作为俚人领袖聚集人马准备战斗的信号和权力的象征,如果俚人 被中央集权完全统治,那么鸣鼓为战的习俗势必受到影响。冼夫人势力的强大能推动铜鼓文化的发展,那么,随着中央王权在岭南的稳定和强大以及对冯冼氏家族势力 的削弱,岭南地区北流型和冷水冲型铜鼓也会减少或消失。铜鼓象征着财富、权力和地位,铜鼓的大小实际也意味着等级差别的不同,铜鼓“唯高大而贵” [14],普通人家无法拥有也没必要拥有如此昂贵的铜鼓。因此,随着冯冼家族的衰落,造价昂 贵、体制硕大、工艺精湛的北流型和冷水冲型铜鼓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了,它已经失去了社会功用。据(唐)刘恂《岭表录异》载:“唐僖宗朝,郑纲镇番禺日,林蔼者为高州守。有 乡野小儿牧牛,闻田有蛤鸣,牧童遂捕之。蛤跃入一穴,遂掘之。深丈,即蛮酋冢也。蛤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缺。其上隐起,多铸龟之 状,疑蛤即鼓精也。遂状其缘由,纳于广师,悬于武库。今尚存。”后来考察发现,此鼓是高州唐代出土的古代俚人创造的北流型铜鼓。唐僖宗朝已是唐朝末期,说 明了唐末时期北流型铜鼓已经消亡,极少人能辨认出它的类型。而唐朝前期公元694年冯家不幸遭到惨绝的株连罪被抄。唐代为李白脱靴的太监——高力士,便是冼夫人的后代,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为冯盎(冼夫人孙子)之曾孙、冯智玳之孙、冯君衡之子 。由此可见,唐朝岭南的冯冼氏家族的地位已经沦为下等了。显赫三朝,功不可没的岭南 领袖冼夫人的 后代在唐朝中央王权的统治下不得不忍痛沦为太监,更何况岭南其他地方长老呢?唐朝加强对俚人地区的控制,使象征着巨大财富、权力和地位的北流型和冷水冲型 铜鼓失去了依托,俚人部落已经彻底瓦解,中央王朝已经彻底摆脱“以夷制夷”的统治手段。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anhaifeng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nhaifengshi 于 2010-9-22 10:55 编辑

回复 2# nanhaifengshi 的帖子


(接上贴)
   
  四、以祭祀文化为特色
  
      冼夫人一生中为岭南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对她怀着深厚的爱戴和敬仰之情。冼夫人去世后,岭南人民为了纪念她和祈求她的 保佑,在各地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冼夫人祠庙。冼庙遍布整个岭南地区(见下表),甚至连国外的马来西亚华人集聚的地方也有。可见,冼夫人文化影响之广,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群众内 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信仰。建筑冼庙是祭祀文化的一方面,此外,以冼夫人为中心的祭祀文化还体现在一些祭祀活动方面,如海南的军坡节,高州的冼夫人诞辰纪念活 动,电白的乡傩等活动。
  
粤西和海南岛冼太庙分布统计表[15]

  
地点
  
  
分布情况
  
  
备注
  
  
电白县
  
  
那霍冼太庙
罗坑 冼太庙
黄岭冼太庙
石角冼太庙
观珠冼太庙
诚敬夫人庙(
晏公庙)冼村冼太庙
坑冼太庙
羊角冼太庙
南华冼太庙
雨公山冼太庙
山兜娘娘庙
文峰 冼太庙
长乐街冼太庙
水东冼太庙
高地慈佑庙
南海冼太庙

l
7
  
  
有谯国夫人墓城
  
  
化州市
  
  
播扬冼太庙
蓬莉 冼太庙
元测冼太庙
南于地冼太庙
壶垌冼太庙
那务冼太庙
公山冼太庙
葵田冼太庙
龙城冼太庙
低坡冼太庙
新圩冼太庙
中垌仙娘庙
天师文武冼 太庙
尖岗冼太庙
南圩冼太庙
京塘冼太庙
南盛冼太庙
木浪塘冼太庙
宝山堂冼太庙
红庙冼太庙
石龙塘冼太庙
登高岭冼太庙
冯道冼太庙
下都冼 太庙
科关堂冼太庙
长岐郡主庙
南安冼太庙
新村冼太庙
木强冼太庙
同庆道冼太庙

3
O
  
  
有院田村、元塘 村、冯谨村、米冼村等冯冼氏后代繁衍的村落
  
  
高州市
  
  
军圩冼太庙
石板 冼太庙
乾坡冼太庙
良德冼太庙
黄塘冼太庙
大坡冼太庙
雷垌冼太庙
南塘冼太庙
平山冼太庙
蓝田冼太庙
道平冼太庙
旧城冼太庙
合垌冼太庙
高凉 山冼太庙
曹江冼太庙
帅旺冼太庙
顿梭冼太庙
平云山冼太庙
谢鸡冼太庙
高州冼太庙
沙田冼太庙
荔枝圩冼太庙
仙人潭冼太庙
石鼓冼太庙
里麻冼太 庙
浮山冼太庙
根子冼太庙
分界冼太庙
东岸冼太庙
共2
9

  
  
  
  
阳春市
  
  
旱田冼太庙
山鸡 塘冼太庙
澄垌冼太庙

3
  
  
  
  
琼山市
  
  
梁沙婆庙(
新坡冼夫人纪念 馆)
美敏婆庙
文山谯国夫人庙
府城柔惠庙
调塘圣娘庙
三圣宫
昆山婆庙
美盈婆庙
七岭庙
昌兴冼太庙
黄头塘冼太庙
东山冼太庙
文昌宫
江前 婆庙
府城冼太庙
典弄婆庙
陆吴婆庙
陈村婆庙
玉成庙
石窑婆庙
东湖婆庙
大念婆庙
云龙婆庙
迈操婆庙
崇角婆庙

2
5

  
  
  
  
琼海市
  
  
石壁垌主冼太 庙
中原冼太庙
嘉参垌主冼太庙
龙江冼太庙
下郎冼太庙
丹溪垌主冼太庙

6
  
  
  
  
海南省其他地区
  
  
高坡冼太庙
得胜 沙冼太庙
皇桐冼太庙
多文冼太庙
博厚冼太庙
大雅冼太庙
老城柔惠庙
石虎冼太庙
新安柔惠庙
亭桥冼太庙
龙梅谯国诚敬夫人庙
潭榄谯国夫人庙
中 和宁济庙
南丰冼太庙
八所洗太庙
营根冼太庙
红岛冼太庙
崖城郡主夫人庙

l
8
  
  
包括:海
口、临 高、

州等9市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anhaifeng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nanhaifengshi 的帖子

(接上贴)

     祭祀冼夫 人活动决不能简单地划为封建迷信活动。恰恰相反,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反映了岭南地区人民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以及凝聚力。

      第一,有利于爱国爱民精神的传扬和国家的统一。爱民是爱国的基础。一个领袖如果不爱护自己的人民就不可能热爱自己的祖国。冼夫人小的时候就 懂得“扶循部众”,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她宁愿得罪担任南梁州刺史的兄长。汉代有昭君出塞致使匈奴和汉朝和好半个世纪的故事,同样道理,前面提到,冯冼联婚也是出 自于政治上的目的,冯冼联婚促进了俚汉融合和民族和睦。冯氏为汉人而非俚人,“他乡羁旅,号令不行”,“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聘以 为妻。”[16]罗州刺史冯融无法统治当时有蛮夷之称的俚人,只好求助于在俚人之中有 威望的冼夫人, 聘请她为自己儿子冯宝的妻子。从此,冼夫人与冯宝一起“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17] 。冼夫人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作出巨大的贡 献,例如前面提到的亲自带兵平定李迁仕反叛、协助朝廷平定欧阳纥之乱和以人民利益为重,归附隋朝等等。
      正如江总书记所说的,冼夫人是“我辈和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我们不能忘记冼夫人,我们要在祭祀冼夫人的过程中学 习冼夫人精 神,促进国家统一。如统一台湾,反对搞“台独”,坚决打击新疆分裂分子搞分裂活动。
      第二,有利于维系宗族关系。以宗族为纽带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家里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和发展民族 的自豪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最终促进民族的团结。比较典型的一个表现现象是清明节时对祖先的祭拜。不管距离有多远,生活节奏有多快,每年清明节前,有着 血缘关系的人们总是集中在列祖列宗的墓前举行祭拜形式。每年只有这个时间,他们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才有机会汇集在一块,是清 明节的祭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家族的庞大以及作为其中一员的自豪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冼夫人祭祀活动具有相同的社会功能。我们生活在岭南这一块宝地 上,我们的祖先曾在“岭南圣母”冼夫人的领导下安居乐业,我们要以冼夫人为骄傲。当今冯冼氏家族的凝聚力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在高州,他们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冼夫人网(网址 http://www.xianfuren.com/index.asp),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来强化宗族间的传统,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永久性、便捷性等特点。从长期来讲这有 利于民族间的寻根问祖精神的发扬,有利于宗族关系的维系和民族的团结。2008年4月13号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到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马屋寸访问马氏宗亲和祭 拜马氏祖庙,正是寻根问祖的表现,有利于民族的团结。

      总之,中华悠悠五千年文明积淀了许多令世人拍案叫绝的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而又五彩缤纷。冼夫人文化就是中 华文化中的一朵绽放的奇葩。挖掘、传承、弘扬以及利用冼夫人文化有利于挖掘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唐]魏徵 等撰. 《隋书》[M] 卷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七.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4).
[2] [3] [8] [9] [唐]魏徵 等撰.《隋书》[M]卷 八十,列传第四十五.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4).
[4] [北宋]司马 光. 《资治通鉴》[M]第一百七十卷.改革出版社1993.
[5] [11] [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M]第一百七十七卷.改革出版社1993.
[6]《列宁全集》[M]第二版第三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85.
[7] [北宋]司马 光. 《资治通鉴》[M].改革出版 社,1993:3381.
[10] [16] [17] [唐]李延寿. 《北史》卷九十 一,《谯国夫人冼氏传》[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
[12] [唐] 魏徵 等撰. 《隋书》[M] 卷三十一,地理下.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4).
[13]蒋廷瑜. 《铜鼓艺术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95—296.
[14] [晋]裴渊.《广州记》[M]
[15] 冼剑民,杨承舜, 《从巾帼英雄到 神灵偶像——冼夫人崇 拜现象的探析与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3):92-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3-29 22:47 , Processed in 0.0937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