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12|回复: 0

冯子和(1888~194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22: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子和 (1888~1942)

本名旭初,字春航,号晚香庵主。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父冯三喜,系清同治中年首批来沪之京班艺人之一。隶丹桂茶园,工花旦。冯子和自幼随乃父习青衣、花旦。12岁带艺入附设于丹桂茶园之科班,师从夏月珊。以其唱做酷似京中名青衣常子和而起名“小子和”,后遂改名冯子和。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入英商开办的商务印书馆学堂,边演剧于丹桂戏园,边习英语、西洋音乐、钢琴和舞蹈。不久后转入育才学堂。青年冯子和勤奋好学,积极投身清末民国初期的戏剧改良运动。他力主戏剧应以开通民智,改良世风为己任。光绪二十九年,率先与汪笑侬、夏月珊、月润昆仲合作,排演了时装新戏《玫瑰花》,是为上海京剧时装现代剧之先声。

冯子和紧随时代潮流,具有强烈的爱国民主意识。辛亥革命时期,经柳亚子介绍,加入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在光复上海的战役中,又投入了武装斗争的行列,参加了潘月樵、夏月润领导的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战斗。民国11年(1922年),他以个人多年的积蓄,自行出资租下龙门路一处二层楼民居,创办春航义务学校,延聘文化教师、专为剧界同行中文盲、半文盲补习语文、历史,自任艺术课教师、教授旦行表演艺术,并介绍西洋音乐歌舞知识。学员除免费就学外,还每人发给蓝布长衫(或旗袍)一件,笔墨纸砚和课本。赵桐珊、周五宝、王灵珠、李少棠、苗胜春、杜文林、黄玉麟等海上名伶70余人,都曾是春航义务学校的学员。一年后,因经费困难,学校停办。
冯子和于旦行表演技艺卓有造诣,其常演剧目,有传统戏《三娘教子》、《花田错》、《鸿鸾禧》、《贵妃醉酒》、《儿女英雄传》等剧;古装新戏有《杜十娘》、《花魁女》、《孟姜女》、《红菱艳》、《冯小青》等剧;时装和洋装新戏如《玫瑰花》、《新茶花》、《情天恨海》、《黑籍冤魂》、《贞女血》、《血泪碑》、《薄汉命》、《拿破仑》等剧。在舞台表演中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善于根据表达剧情和人物的需要对传统程式语汇灵活运用,并收纳西洋音乐、舞蹈艺术语汇,加以艺术形式的创新,从而赋予人物以鲜明的性格形象,如《冯小青》一剧有一场冯小青坐船出嫁的戏,整场戏没有唱,只有两句台词,全凭演员的眼神、上肢和肩背动作表现人物疑惧、悲苦与莫可奈何的复杂心境。在洋装新戏《拿破仑》等剧中,他在舞台上亲自弹钢琴,跳探戈舞,将约瑟芬这一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他主演的《血泪碑》、《情天恨海》等剧,以委婉缠绵的唱腔唱法,纯真端方的表演处理,将悲剧性的女主人公形象塑造得真切感人。在人物扮饰方面,冯亦有不少革新创造,如以改进贴片子的部位,加深描眼圈的色彩以美化面部轮廓,突现人物眼神;改旦角硬跷为改良软跷以美化踩跷表演的步态与形象,这许多改革,后来均为京剧旦行所袭用。
民国12年,冯子和暂离戏剧舞台,至铁路局工作。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沪地,以课徒授艺为生,请益者甚众,如吴继兰、袁美云、李丽华、王熙春、云燕铭、袁灵云、华慧麟、杨耐梅等均过往求教。民国27年,受聘于黄金大戏院、任编剧,创作新戏《温如玉》由周信芳之移风社排演,《紫荆树》(姐妹花)由金素琴、金素雯、李吉来主演。冯有子冯玉争,解放后任教于江苏省戏曲学校。1988年,整理加工乃父代表剧作《红菱艳》,由江苏京剧团黄孝慈主演,黄颇得冯派艺术风范,以此剧荣获梅花奖。20年代前后,有关冯子和人品、戏品之评论文字颇多,较集中的有柳亚子所编诗文集《春航集》传世。

(资料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5-6 18:45 , Processed in 0.0625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