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90|回复: 0

冯坚:温州人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5 15: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坚:温州人从何而来?

采访对象:冯坚乡土历史专家(简称冯)
特约主持:金辉(简称金)

        冯坚,1921年11月出生于温州市区,1947年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历任温州中学、温州二中、温州六中、温州教育学院教师,市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会员,曾兼任浙江省历史教研会副秘书长,温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市历史教研会名誉会长。系市第四届政协委员、民盟温州市委顾问。
        冯坚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乡土历史研究,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编有《温州城区近百年记事》、《温州城区历代人物录》(与人合作)、《张璁年谱及其同时代的人和事》等书。参加编写的《温州乡土史话》,还获得省普教科研一等奖。主编《高中世界历史》(下册)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厚厚的书稿图文并茂
        温州人是谁?温州人从何而来?这是个模糊数学意义上的问题。
        随着温州人口的不断增加,成分越来越复杂,不时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到底哪些人是温州人?对此,人们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的:“从小在温州长大的是温州人。”“不是,在温州工作学习的是温州人。”“也不是,能说温州话的才是温州人。”“不对,不对,祖祖辈辈生活在温州的才是温州人。”“错错,户口在温州的就是温州人。”“都不对,只要与温州有血缘关系的都是温州人,其中包括从温州出去的华侨、华人仍是温州人。”等等。
        天下万事万物最怕的是刨根问底。我想,只要从历史上梳理一下温州人的来龙去脉,最早是哪些人在温州生活的,后来又有哪些人以什么方式进入温州的,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冯坚先生就是对这个问题有过兴趣的乡土历史学者,也许他能帮助我们解开这个之谜。
        冯坚先生个子不高,短短的花白头发,戴一副眼镜,看上去很精神。他领我们上楼时快步如飞,如同年轻人上楼,怎么也难以想象他是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他家的房子不大,墙腰上涂着2米来高湖蓝的油漆,这大概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人流行的装饰。墙上一幅有些年头的马公愚行楷和李成勋的山水画,将房间点缀得颇有书卷氛围。我说:“这房子有些年份了,您就一直居住在这里吗?”他回答说:“不是,我家世居五马街,而且是从南宋开始的。”他的话题引起我的兴趣,我就抓住机会,从这里开始今天的采访。

金:我知道您研究温州乡土历史多年,也喜欢读您有关温州乡土历史的文章。刚才您说您家世居五马街的历史是考证出来的还是家传的?据我所知,过去居住在五马街的居民不少是殷实富有的人家,如吴百亨、许漱玉等。五马街不仅繁华更是当年温州财富的聚集地。
冯:我出生在五马街30号,即现在的“北极新秀内衣店”,旧址在弄内老屋,今已拆建。据温州博物馆馆藏的《恩科朱卷》记载,我的始祖冯守信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自河北迁至温州,在五马街住下。记得解放前,我祖父冯名传健在时还居住在五马街老屋。他是清末参加过乡试中式武举人的读书人,七十多岁时在家里仍能用双手举起上百斤重的石墩,身体很好。
金:以此看来,您的家学渊源还真是源远流长。您对乡土历史的喜欢是否与此有关呢?
冯:那是与我读大学有关。1942年正值抗战,我从温州中学高中毕业,当时的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在龙泉设分校,我与同学结伴到龙泉报考,结果我被两所大学录取,我选择了浙大龙泉分校。1945年抗战胜利,浙大总校从西南迁回杭州,我又赴杭州继续攻读。
进校第一年还没有分专业,历史老师徐超然在我的成绩单上竟打上100分,这在同学中是不多见的。另外我在那时读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书,对我影响很大。我从书中明白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捕捉哲学原理,从而使我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并用此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翌年分专业时,我选择了史地专业。当时教我们文学和历史的是夏承焘、谭其骧教授,两位老师对我的学业影响甚大,因此一生从事历史专业。
金:夏先生、谭先生,一位是“一代词宗”,一位是中国历史地理学泰斗,当时他们都还很年轻,我看过一些当年学生回忆他们在学校时的生活的文章,十分感人。您有过这样的记忆吗?
冯:有的。在龙泉分校时,我们时常去“风雨龙吟楼”看望夏先生。有一次,夏先生生病,发寒热,我和同乡同学魏忠、朱鹏、徐定豹去看望他,以示慰问。几天后,夏先生病愈。他赠我们一首五言律诗,表示谢意。这首诗写在一张信纸大小的宣纸上,我们各有一张。全诗充满了师生的深情厚意,诗云:“孤灯休作态,小病我无嫌。药味如诗涩,人情比酒甜。忆家同脉脉,看月乍纤纤。防有啼鹃语,花时不卷帘。”
谭其骧先生教我们读刘知几著的《史通》,受益终生。他与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通信。当时我编写了一本初中一年级《中国历史》课堂教学文物图册,请他指正。谭先生像当年批改作业般地批改我的图册,认真极了。
金:这些老先生为人师,为人范,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国知识分子高尚品德之光,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风景线,确实是我们的楷模。
今年您已经86岁,我从您的经历中发现您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花在历史教学上,开展乡土历史研究是在退休之后,是这样吗?
冯:可以这么说。但我在市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中也曾参与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如《温州乡土史话》在全省的同类教材中算是高质量的。当然,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我们的教学还是围绕升学率的大棒转,我主编的《高中世界历史》就是为高考服务的,不见得是有多大意义。还是退休后受鹿城区政协文史委委托,编写《温州城区近百年记事》、《温州城区历代人物录》有味道。
金:您在研究乡土历史中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温州人到底来自何处?
冯:我算不上研究,只不过是感兴趣。作为温州人总该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远古时代,温州叫做“瓯”,东部尚未形成陆地,浅海中散布着大小的岛屿,现代温州沿海地区一些山峦的东侧,如苍南县钱库镇童桥村虾蟆山边岩石上,曾发现有砺壳粘附的痕迹,这可证明沿海平原远古时是一片大海。所以古代地理学著作《山海经》称:“瓯居海中”。温州先民称“瓯人”。由于瓯人地处东南沿海,属“越族”的一支,又称“瓯越人”。这是温州土地上最早居民。他们是温州人的先祖。
春秋后期,瓯地作为越国的藩篱,接受了越国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少越国王族和臣民来瓯定居。
金:我读过著名地理学专家陈桥驿教授的著作,他认为,在第四纪冰期时代,海平面远比现在要低,后随着海侵的发生,海面逐渐提高,平原上所受到的潮汐影响也逐渐严重。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程度提高,陆上生物资源减少,农业产量降低,耕种困难。终至出现海岸线不断南移,越人部落在平原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只得到南面去,因而瓯地人口不断增加。可见,远古时期,瓯地人口的迁徙是从北而南的。
冯:到了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越王后裔驺摇在温州也率众而起,后来还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驺摇于汉惠帝三年被封为东海王,因王都在温州(东瓯),俗称东瓯王。东瓯王管辖的地域包括丽水、温州、台州,被称为东瓯国。汉景帝三年,汉高祖的侄子吴王刘濞造反,东瓯王追随吴王,后见吴王不成气候,又杀了吴王,归顺景帝。刘濞的儿子逃到福建后,策动助汉灭项有功被封为闽越王的无诸的后裔,叫他发兵攻打温州。东瓯王向汉武帝告急,汉武帝发兵从海道来救援,闽越王闻讯仓皇撤兵。以后,驺摇之孙东瓯王望害怕闽越王再来攻打,请求皇上同意后,率领王族和臣民四万多人北迁到江淮之间(即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这是温州人的第一次大迁徙。
金:这段历史《史记》中有过记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剧《汉武大帝》也有过相当的篇幅。
第一次的迁徙,有两个特点,一是温州人自己要求的,迁徙的人口大部分为王族;第二次迁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史籍记载,三年后,当广东一带的南越王反叛中央政府时,管辖温州的东越王奉命配合汉将平叛。但东越王先是按兵不动,后又暗通南越。阴谋暴露后,又发兵反汉。最后兵败退守温州大罗山,为部属杀死。汉武帝考虑到难以治理,就强行将这里的居民迁居到江淮一带。这是帝王下令的,而且很彻底,此后一段时间,温州这块土地上人口稀少,仅少数瓯越人散居在深山。
可以说,原生态的温州土著几乎没有了。记得有人说过,故乡对于人类来说永远是异乡,迁徙才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冯:是的。我在温州博物馆保存的130份清代温州人参加乡、会试中式(录取)后刊印的《恩科朱卷》中有关祖籍的始迁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朱卷》是科举制度中试卷名目之一。明清两代乡试及会试场内,应试人的原卷(即墨卷)须由誊录人用朱笔誊写一遍,方送考官批阅,称为朱卷,以防考官徇私舞弊。在每本《朱卷》上,均有考生自己填写的祖籍与始迁的情况。按理说,温州考生的祖籍应当是温州,可是这些《朱卷》里所填写的祖籍是温州的很少。大多是唐、五代、宋、元、明、清从五湖四海迁徙温州的,其中最多的是从福建来的,约占65%,从北方来的占32%,如安徽宣城、江苏泰州、河南开封等。而130份《朱卷》中,祖籍是温州的仅3人,比例甚少。
金:您这里指的是清代温州人口迁徙的情况,我觉得东晋和南宋的南下对温州的社会进步是起到很大作用的。是否可以这么说,东晋由于北方的动乱,大批大家族的南下,给温州带来了中原文明,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南宋则因为建都临安(杭州),皇室贵族的南迁,为温州带来了中原文化。不知,您对温州人口大都由外来人口构成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
冯: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渠道来源逐步形成了温州人群体。
一是避乱来温州的。唐朝末年黄巢军队入闽时,闽北居民为避乱而大批流入温州,这在温州人中占的比例很大。瑞安孙衣言孙家就是从福建长溪为避乱迁居瑞安的。
二是随宋高宗南渡,留居温州的。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浮海南逃,从黄岩经乐清琯头到温州东门港,初住在江心屿普寂寺,后驻跸州治内(今原市公安局处)。当时侍从与宗室勋戚及文武大臣扈驾来温者甚众。高宗离温回杭时,却有不少臣民从此留居温州。我的始祖也是那次扈驾南渡至温的。
三是任职温州或移居温州的。历史上曾有不少因任职温州而留居的,如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任永嘉太守,因爱永嘉山水,遂迎其母亲来温州定居。唐末崔道融,湖北人,以征辟为永嘉令,后留居温州,自称东瓯散人。
四是政府要求移民补充了温州人口。据记载,唐睿宗文明元年(684 年)七月,温州大水,漂流四千余家;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八月十七,温州遭受大风,大海溢,沿海诸县“溺死数万人”“浮尸蔽川,存者什一”,于是温州府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此后福建迁来的居民就更多了。还有明清后,温州一带经济开始逐渐繁华,吸引了大批外地的商人志士来温经商创业,他们给温州带来了商业文明。
金:您说得有道理。现在的温州人来的地方就更多了,不仅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而且还有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在为温州的现代化出力,他们成了新温州人。其实我们的先人也是这样过来的,逾百万的新温州人也将与我们一样,成为热爱温州的温州人。

来源:温州都市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0 21:06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