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93|回复: 1

海盐县冯氏老宅全面修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冯氏老宅全面修复



  


  ■记者 陶 玮 摄影 袁 正
  一处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经过海盐县的及时抢救得以重生。经过9个月的精心整修,海盐冯氏老宅展露新颜。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修复一新的冯氏老宅,感受了这座百年老宅的的荣辱兴衰。

  百年老宅历经沧桑

  作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的绮园,是浙北仅存、浙中私家园林中规模最大的古园,而冯氏老宅是绮园园宅组成中的宅第部分,风格纯朴、自然,是海盐历史的见证,具有相当的价值。冯氏老宅始建于1870年,为清代海盐富商冯瓒斋所建,他娶当时著名诗人、剧作家黄燮清的次女黄绣为妻,将此作为寄情游憩之处。解放后冯氏后裔把它献给了国家,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1980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氏老宅原有四进主体建筑,占地18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巧妙精到。100多年来冯氏老宅饱经风霜,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格局被割裂,仅留存后进堂楼及前侧披廊。

  艰难的修复过程

  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程负责人胡海麟介绍,由于冯氏老宅内原是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建筑空间变化多,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从整体布局到建筑用材、砖雕、木雕等施工工艺、园艺等颇费心思。为使冯氏老宅历史风貌完整再现,1997年以来,海盐县文化部门多次邀请曾经在冯氏老宅居住过的老人和当地部分文化名人共同回忆冯氏老宅原貌,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反复论证,专门聘请古建筑专业人员设计、制定周密方案为修复工程做好全方位准备。2004年,海盐县斥资900多万元进行拆迁。2005年12月15日,冯氏老宅修复工程正式开工。

  此次冯氏老宅修复工程共斥资390多万元,无论是老宅的布局,还是砖雕、木雕的细部处理,都是依据冯氏老宅的史料、实物和当地同类型相关建筑特征及其数据。修复工程共耗用木料200多立方米,石料近300平方米。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信息,找材料花费了大量心血。海盐县文化部门早在县城旧城改造中,就特地从别处收集了大量老木材和老石材,占了整座建筑修复用料的40%。铺设地面所用的1万多块地平砖,都是从苏州等地的土窑专门定制的。

  历史画卷惊艳面世

  仅存原有建筑三分之一的海盐冯氏老宅,经过9个月的精心“整容”,重新焕发昔日风采,成为海盐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颗明珠。居住在附近的刘全法老人激动地对记者说:“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冯氏老宅恢复原样,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愿望!”

  走进这座高墙青瓦的建筑,悠悠百年历史浮现眼前。但见厅堂房室、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奇巧,由名匠雕刻的砖雕、木雕随处可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花鸟虫草,栩栩如生。好一座巨商豪宅!

  修复后的冯氏老宅主体为三进建筑,分别是门厅、三乐堂、堂楼,前设照墙式门斗,形成虚的一进;门厅与三乐堂之间设矮墙、连廊,间以甬道形成虚的连接,使得功能不同的两者加以区分;三乐堂与堂楼之间通过密集设置的连廊、披屋,形成实的连接,使得两者形、意的连接及其表现更为突出。门厅与三乐堂之中,左右两侧设置了宅第内园,桂花、兰花香气袭人。记者缓步登上木制楼梯,步步为景、处处显胜。

  “由于整座建筑是砖木结构,所以屋面采用特殊防水材料,并加强白蚁防治,设置了灭火器、消防龙头等消防安全设施。全面保障老宅的安全!”胡海麟说。

  在修复的同时,海盐县文化部门对冯氏老宅周边环境也将加以改建,使其协调、统一,融为一体。不久的将来,修复后的冯氏老宅将与绮园珠联璧合,形成园宅一体的江南私家园林典范。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4: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绮园原为清代海盐富商冯瓒斋的宅园。咸丰九年(1859),他娶当时著名诗人、剧作家黄燮清的次女黄绣为妻。黄绣自幼年受父亲的艺术熏陶,知书达礼,才识过人,襄助冯瓒斋修建了园林,作为寄情游憩之处。
绮园虽然建于晚清,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位于城南的彭氏园原为文人彭绍贤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所建,是武原镇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园林。园主曾著《水同居杂咏》,序中云:“戊午夏日,避暑家园,高树生荫,……花间竹下,啜茗清谈,琴韵悠悠,棋声落确,欢游鱼出没,聆野禽相和。”记述了文人宅园的雅趣。
清初彭氏园毁。康熙年间,海宁杨中纳在故址上重建拙宜园。杨是著名学者朱彝尊、黄宗羲的学生,曾任江南学政。园中建有撷芳轩、得树堂、晚砚斋、晴云图、剩舫巢经楼诸胜。乾隆年间,黄燮清的祖父黄耕山购得此园,加以修葺。到黄燮清手中,诗人又购入西邻康熙举人张皓的砚园,并将两园重新规划,精心修缮。道光二十七年间(1847),园中新筑倚晴楼三间。
     两园景点,以倚晴楼为最胜,历代诗人来游,对景生情,曾有记之。拙宜园偏西,旧有晴云阁,后为风雨所圮,易楼三楹,取涪翁快阁诗意,额曰“倚晴”,丁未二月落成,黄赋诗志盛。诗中“苍苍三经松,解磷数石峰”、“性真寄闲适”等句,无不反映出诗人对此园的偏爱。美丽的景色似乎以诗人的创作赋予了一种灵感,激起了创作的热情。在园居间,诗人以倚晴楼作为自己的室名,著有《倚晴楼诗集》、《倚晴楼诗馀》、《倚晴楼七种曲》等。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海盐,诗人离故乡远赴武汉长安处暂住,次年两园及倚晴楼均毁于战火。诗人闻讯,悲愤不已,赋诗以志纪念:
四时杂花铺隙地,两园乔木森苍天。楼下何所有,朱
阑白石青琅轩。楼上何所有,琴尊卷轴书画全。闲云
  入帘月窥案,方塘镜座风鸣泉。客来文酒互啸咏,客
  在鱼鸟相流连。有时眷属共登眺,一家潇洒如神仙。
  诗中倾注了诗人对故园佳景的深情怀恋。不久,黄燮清在武汉病逝,废园人女黄绣继承。同治十年(1871年),冯氏夫妇利用残存的古树和山石重新布局兴建,保存了原先的造园风姿。“地虽异而神犹存”,新园景色绮丽,遂取名“绮园”。
绮园地处城中,一集苏、杭、扬三地园林之长,以林木山池为主。占地10000平方米,水面约2000平方米,树盖约7000平方米。园区几乎全被树木所覆盖,有朴树、榆树、榉树、黄杨、雀梅、香樟、枫槭、梧桐、银杏等千株,155种。古树名木40余株,均有数百年树龄,极富自然山林野趣。

     进正门,有著名诗人南社社员高吹万和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原美院副院长海盐籍画家朱乃正分别所书“绮园”匾额,庭院旁侧,有仅存的第三进住宅“三乐堂”,由园林学家陈从周题额。三乐堂九开间两层,前后皆有天井,制作精致的砖雕门斗上饰飞椽斗棋、隐堂匾额,额曰“竹苞松茂”。所谓“三乐”,据传为: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人,一乐也;父母兄弟俱在,二乐也;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三乐也。”三乐堂底层常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楼层为“泥香室”,长期陈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副主任、海盐籍画家李寸松所捐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生前为泥香室题额,著名书法家启功为泥香室题字。1993年10月这里曾隆重举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来自日本、香港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艺人140余人云集海盐,相互切磋,交流献艺,盛况空前,许多报纸作了报道。
漫步进园,前面即是“潭印九曲”景区。“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潭印轩是绮园的主厅。厅前左右前侧各有一棵树龄数百年的香樟,挺拔耸立,直冲云霄。潭影轩原名“树百堂”,1937年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为之题额,后毁于抗日战争。现在的潭影轩匾额为陈从周1987年所题。轩内悬有著名书法家王蘧常撰写的一副对联:“两浙名园此称首,参天乔木更无俦。”另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撰一联:“绮丽幽藏泉石,园林独辟湖山。”两副对联精辟地概括了绮园的独特景色。潭影轩由于建造时艺术家匠心独运,东、南、北三面以假山包绕,加上古树多而叶丛密,游人进园,往往走近才会发现。因此,很有点“深山藏古”的意境。
轩南有一小水池,水清波静。一座九曲小桥横跨水面,桥栏低护,曲势自然,玲珑蜿蜒,犹为游龙卧波,仁立桥上,引人无限遐想。过桥便是上南山的登道。山石嶙峋,洞壑迂回,待走完巧妙相接的山径和洞壑便来到了南山之颠。在这里远眺,对岸的潭影轩,如在画中。这时的山石翠树和婀娜多姿的九曲桥都静静地倒卧池底,水面映出蓝天下白云移动的幻景,这一动一静的水中影印,衬托了潭影轩的诗情画意。
轩东南角横卧一奇异巨石,石势起伏别致,石隙翠竹迎立,宛如一令人神往的山石盆景。池水到此忽然急转向北,窄而成溪,绕潭影,穿暗洞,过中山,漏漏汇人北边的大水池。站在架于暗洞前的断桥回首西望,那潭影曲桥早已隐约于丛林密石之间了。
顺着溪水的流向,进入低于地面的中山山洞。洞约二米多高,宽一米左右,洞中很黑,幽暗中稍稍漏进几丝光亮。向西北行约十米,在一转弯处豁然开朗,开阔的水面呈现眼前,出山洞,有一条贴山临水的险道,顺路拾级登山顶,透过茂密枝叶缝隙,南北两区的景色隐约可见。中山是连接南北景区的要隘,由登山的游径、山上的飞梁、山中的曲洞以及低于地面的隧道组成,迂徊盘旋,组成幽谷山林中扑朔迷离的景观。陈从周教授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沿西北丘壑石级下行,扶壁可达山腋小洞,再下至山底。隧道分南、西两路,从南踏上两台阶,洞尽天开,已到潭影轩北。绕山西行,一石拔地而起,石壁上有陈从周所题“美人照镜”四字。“镜”,石颈项处有一圆孔,朝阳从孔中穿过,光耀四射,流霞如镜,游人观景犹如美人照镜。红学家邓云乡曾作诗赞赏此石:
清阴美人石,旧家不计年。
登楼多雅趣,博石任留连。
难得几嘉会,题诗大有缘。
名园微雨后,万绿照人妍。
     转过中山西麓,就进入绮园的北部景区。这里水面开阔,颇有大山大水的磅礴气势。池中筑有两堤(东堤、南堤),架有三桥。将水面分隔成三块,以西北块水面最大。这种以堤、桥分隔水面的布局,奔江南私家花园中并不多见。显然,这种格局反倒增添了诗情画意,又使之更加多姿多彩。
堤东的“四剑桥”东瑰是中、北两山相汇之处,堤北有“罨画桥”,可达北山脚。“踏板桥”,一堤向东折北蜿蜒而去,堤岸垂柳依依,飘吻湖面。三座石桥的造型结构、高矮跨度、建筑风格均各异趣。
     “四剑桥”是一座三跨平桥;架于堤南水面折向东去的转弯处;由于跨度大,水中立有两个桥墩。设计者似乎为了让漫步岸边曲折的游人能看到南边水面的转曲延伸,因而桥南拾得很高。桥墩用根极薄的菱形石柱支撑,石柱也用青石制成,远远望去,整个桥身好似架在四把青石磨制剑刃上,似有“纵有利剑难分水”的景象。它的构思是我国园林建筑史上桥景的孤例。
     “罨画桥”是园中唯一的一座拱桥,桥拱甚高,登九级方到桥顶。桥洞宽大,很像江南河网地区便于行舟的高拱桥。由于桥身较长,私家园林一般占地不多,这罨画桥卧于借大的湖面上,这自称是设计者大胆的艺术手笔。与北堍双人合抱的樟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罨画桥上的一副对联。此联引自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中的诗句,以拱桥为界,湖东湖西为“两水”,桥拱和倒影成“镜”,实桥与虚桥合为“双桥”,如彩虹映落水中。其诗其桥其景均韵味无穷。当池西的红荷盛开时,罨画桥更被衬托得如诗如画、光彩照人。
“踏板桥”为了衬托主桥的风景,造得小巧简朴,仅一石板横跨水上,形成与主桥十分协调的反差。这三座各异的石桥,融合在山山水水中,显得自然雅致,增添了绣园的水上风光,漫步桥上,常使游人产生如人郊野水乡的感觉。著名诗人、画家钱定一游览后有诗吟咏:
波光云影足徘徊,水雾轻扬绝点埃。
我爱一堤清绝景,弥空烟翠扑人来。
一中欣欣古木森,斑斓红翠望中深。
最怜罨画桥边水,钩我诗心复画心。
光有水景,还不足以留人。绮园的自然天趣还在于山容水态的结合。气势磅礴的大假山,层峰叠翠,曲径环绕,流泉淙淙,穿山越堑,难怪陈从周教授因之悟出“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造园理论。
  堤东湖滨有“滴翠亭”,背山面湖而筑。游人行于湖滨岸道,隔水望去,飘飘就犹如游仙。亭前野蔷薇香四溢,亭旁有一百年紫藤盘绕直于山石间,大有与石争勇之势。曾经风靡全国、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宝钗扑蝶一场戏,就是在思画桥与滴翠亭这一带拍摄的。红学家邓云乡几次到绮园,并留诗记其盛:
此亭曾入红搂梦,
拍蝶宝钗事有无。
古木老藤依旧是,
重来难觅美人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5-4 18:46 , Processed in 0.0937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