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39|回复: 1

1840-19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8 2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林则徐生于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卒于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NO。2“人在炮台在,炮台丢人亡”--关天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汉族,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晚清爱国名将。
1841年1月,英军乘虚而入,攻陷沙角、大角两炮台,这样虎门失去屏障。此时虎门炮台只有少数兵力防守,形势万分危急。关天培坐镇前线,向琦善请求增援。可是,琦善这个可耻的卖国贼唯恐妨碍“议和”,不敢发兵。关天培极为愤恨,决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表示了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大举进攻。敌人在炸断拦江铁链,攻占横档等几座炮台之后,全力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关天培率领将士,挥刀上阵,指挥士兵顽强坚守。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无奈寡不敌众,守卫炮台的将士大半英勇牺牲,关天培也受伤10多处,周身鲜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这时,敌人从炮台背后蜂拥而上,一士兵要将关天培背下阵地,他横刀阻止。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士兵奋力苦战。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NO.3“好男儿,跟我杀敌去!”--葛云飞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凌台,号雨田,浙江山阴(今萧山县)人。出生于行伍家庭,父葛承升,武举出身。葛云飞从小种田,后在其父培育下,读书习武,“汛览经史,暇则肄射”,学得一手良好射技,挽弓发必中,因而认为练武“为有用之学”,而不屑朱子章句。后来,曾游杭州西湖,“拜岳王墓,欷歔响慕,志素定矣。”他对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这两句名言,尤其赞赏;而且,还将两汉至明代的十一位著名将领事迹,编成《名将录》,以勉励自己。年三十,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成武进士。从道光四年(1824年)开始,以守备衔,先后在浙江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和福建的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因缉捕“海盗”,屡建军功,五擢至总兵。道光十八年(1838年)署定海镇总兵,不久实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当东进英军进入关山炮台南部,而停泊东港浦战舰和五奎山炮队,便发射猛烈炮火相配合,妄图三面夹攻关山炮台。情势十分危急,葛云飞朝北拜天自语:“臣力竭矣,崎岖海外,七阅月,不能为国灭贼,死不足塞责!”一面取敕印遣校交缴裕谦,请发兵进剿;一面带领亲兵二百余人,迎敌奋战。侵略军曾经这样记载:“当亚当斯陆军中校指挥第十八团登陆……,进入临海的炮台的南端。正在沿着长堤退却的中国人赶紧集合在他们的勇敢的葛将军的领导下,作了一次很体面的抵抗。”葛云飞从关山炮台,转战竹山门,将士也人人持刀械与敌搏斗。他刀折,就拔出二把佩刀,冲入英军搏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到竹山门,刚仰登,不幸被敌人长刀劈面,去其半,并以火枪围攻,攒击,身受四十余创;炮洞胸背,遂立竹山门崖石,手擎刀杀敌状,尸直立不仆,左目霍霍如生,表现着宁死不屈反抗侵略,死而犹生的崇高战斗精神。


NO.4身殉大海报家国---蒙古英烈裕谦

裕谦(1793-1841) 原名裕泰,字鲁山、衣谷,号舒亭。博罗忒氏,蒙古镶黄旗(今锡林郭勒盟商都镶黄旗)人。出身于将门世家。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任礼部主事、员外郎。道光六年(1826年)出任湖北荆州知府,后调武昌知府、荆宜施道。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为江苏按察使。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江苏布政使署理江苏巡抚。鸦片战争时期,又由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不久实授。
裕谦自赴浙督办军务以来,深感浙江提督余步云难资得力,对其以往伙同伊里布对外妥协劣迹是清楚的,而对侵略者暗訹余步云牵制他的情况并未觉察,所以没有将余步云及时撤换。当七月十日厦门失守,英舰沿海北上,裕谦得报,便集兵镇海,举行庄严的盟神誓师,申明“受命专讨,义在必克,文武将佐,敢有受夷一纸书,去镇海一步者,明正典刑,幽遭神殛。”⒆言词慷慨,闻者振奋。而余步云则首鼠两端,假托足疾,不予行礼。八月初,镇海童生陈在镐前来裕谦军营献策,裕谦闻其“有通夷情事”,曾与义律有四次往来,立即将他押发镇海县收管,并“恐有汉奸溷迹”⒇,便通饬各属,于十一日宣告封港。十七日,定海再度失守,裕谦更是“不禁眦裂发指!”他预料“定海既陷,虏必扬(舟+宗)深入”,侵占镇海,因而更加“激厉将士,凭城固守。”一当时,镇海兵力单弱,而且援兵又未集,裕谦临危不惧,誓死报国,坚定守卫镇海,他决心“城存与存”,绝不退缩。他从容召集幕客叮嘱,说:“明日将战,今先有言,凡军中谕旨奏疏及他文簿,置行馆中。”二,又交待将其所存奏稿代为刊刻,与前刊《勉益斋偶存稿》,一并交其弟裕恒,存于祠堂,“朝廷有所推问,以此进”。三并且,希望他们临阵时速出城,探听消息,“胜,则代草露布;败,则为办后事;并谕众家人会于馀姚,勿殡我”。八月二十六日凌晨,英军数千人,分路进犯金鸡、招宝两山。裕谦“亲援枹鼓”,督战威远城。当日自辰至午,金鸡山官兵奋力抵抗,击毙英军数百人,战斗非常激烈。“时金鸡山、招宝山前后及北城后海等处,炮声齐发,彼此轰击,烟火漫天。”五贪生怕死的败类余步云竟然临阵不命令士兵开炮,甚至单骑上城,谒见裕谦,以“保全数百万生灵”为词,请派外委陈志刚前往英舰求和,以“暂事羁縻”。裕谦指责他“苟且旦夕,况有伤国体”。后来,余步云又登城向裕谦哀求:“以伊一人身死,分所宜然,但家中妻子儿女三十余口,实属可怜!”裕谦对他说:“儿女情长,英雄不免,但忠义事大,此志不可夺。”六余步云眼见英军欲登招宝山,便丢弃炮台逃走,裕谦在城上鸣炮制止,但士兵绕转山后,仍纷纷跟着余步云溃逃。这时,裕谦便改“分路迎敌”,为“扼要合击”,派协守黄冕传令谢朝恩,撤浃港乡勇,移至沙蟹岭,与官兵配合,从半山下压击英军。英军以猛烈炮火掩护,从金鸡、招宝两山背小港口强行登陆,由金鸡山后夺占山梁,并从招宝山后绕到山前,配合舰队炮击,构成三面夹攻,环击沙蟹岭,谢朝恩力战阵亡。招宝、金鸡两山失守,守兵溃散。英军占领威远城,以大炮俯轰镇海,掩护军队从东门缘梯攀城。“隔岸拦江埠炮台俱被击坏,东门炮声尤烈。其招宝山后身,亦被夷炮攻打,城垛营盘,悉被毁坏,药库复被火箭焚烧,我兵犹开炮夺击,讵逆船四面环绕,炮如雨堕,我兵势不能支。……合城鼎沸,兵民之由西门而出者,势如山倾”。七裕谦看到大势已去,知城不可守,便怀着失地辱国义愤,跳沉泮池,以身殉国。后被抢救,护送出城,次日至余姚气绝,殓于杭州。


NO.5勇抗英法联军的巾帼英雄----冯婉贞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开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种人的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那头子是英国的军官,他们正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但不要乱放枪,他说:“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这对我们取胜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当心这一点!”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枪的号令。于是所有的**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枪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要来的。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枪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方圆十里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枪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顿时,群情振奋。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NO.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NO.7 以身殉国的海军司令---丁汝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丁汝昌(1836.11.18~1895. 2.12)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安徽巢湖市居巢区高林镇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清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清政府在英订购的“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呕心沥血,严于律己,但整肃军纪不够严厉,贪腐严重,但其人严重依赖李鸿章,言听计随,北洋海军在其领导下,俨然李氏家军.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实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纳。1894年7月丰岛海战后,命令加强各舰防护,以备再战。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舰队主力护送运兵船队赴大东沟,17日准备返航时发现日本舰队,即令舰队起锚迎敌。由于舰队所取接敌队形严重失当,加之负伤后中断指挥,北洋舰队遭受重创,被革职留任。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瑞乃尔等的逼降,但对大清政府已绝望,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NO.8 抬着棺材收新疆--左宗棠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左宗棠
  (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同治六年(1867年),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封为王,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年后的一日早朝,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陕甘总督左宗棠说话了:“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左宗棠铮铮铁骨:“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22: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NO.9 人舰共存亡的刘步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八日,中日两国海军主力在黄海海面遭遇,展开激战。战斗中,刘步蟾指挥“定远”舰英勇作战,"不稍退避",始终在战场坚持作战,并重创了日本舰队旗舰“松岛”号。

  海战结束后,刘步蟾因功升记名提督。丁汝昌因海战中受伤暂时离舰养伤,由刘步蟾代理。威海保卫战中,二十一年(1895年)元月十一日,“定远”被偷袭入港的日本鱼雷艇击伤,被迫搁浅在刘公岛东部充作“水炮台”,因进水过于严重,丁汝昌下令放弃“定远”。当时刘公岛局势日益恶化,因恐“定远”将来落入敌手,丁汝昌、刘步蟾于正月十六日下令,将“定远”舰炸散。

  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实践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时年43岁。

  李鸿章获悉刘步蟾自杀的消息后,深感惋惜,并盛赞刘步蟾当年直陈御日之计是实言真心。清廷谕令:将刘步蟾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恤,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一代海军名将,就这样与他所钟爱的战舰,一同消失在保家卫国的海上疆场。






NO.10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秀才将军徐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徐骧(1858-1895) 清末台湾抗日义军将领。字云贤。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秀才出身。徐骧家世以农耕为业,但他素有大志,“耕而兼读,耕读之余,更以余力习武技”。徐骧勤奋耐劳,并善于团结群众,常资助贫苦乡民,深得当地农民的信赖

1895年8月初,日军为夺取尖笔峰,集结了两个加强联队,分两路向台湾义军进攻。徐骧所部仅五百余人,负责在枕头山抗御。9日,敌军再出动三个联队,加上战舰三艘,水陆两路向尖笔峰攻击,徐骧等义军将领率领民团进行了艰苦的搏斗。他们利用熟悉的地理形势,抄袭敌人后方,大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俘虏敌官兵多人。但终因敌众我寡,未能取得全胜,最后不得不转移阵地,尖笔峰终于落入敌手。

  8月21日,敌军继续南下进攻大甲溪。大甲溪是台中地区门户,据有天险,敌人若不得大甲溪,就不能进犯台中,而台中又背山而海,居中驭外,可以控制全台。因此大甲溪的得失,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徐骧在战前向义军诸统帅献计就:“我军抛弱,又无大炮,不利正面交锋,只能利用大甲溪支流纵横扔利形势,广设伏兵,诱敌深入后突然伏击,必能制胜。”这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当日军渡过溪水一半时,徐骧率领民团从隐伏处齐声呐喊,把敌军横截两段,然后义士们勇猛冲杀,使敌军一时大乱,纷纷落水,尸体重叠,以致溪水不流。大甲溪一役使敌军伤亡惨重。同月25日,日军另一支部队在大甲溪附近,又一次遭到徐骧义军同样的伏击,日军且战且退,死伤殆尽。徐骧民军与日军在大甲溪一带相持近一月,最后因汉奸土匪等民族败类的内应,才沦于敌人手中。

  大甲溪失守后,日军转向彰化进攻。徐骧义军在刘永福的统一指挥下,与黑旗军相配合,从山上向进犯的敌军凌空攻击,山上矢石纷纷地如雨下落,危石訇然从半空压顶,使敌寇死伤无数。徐骧义军又乘夜袭击敌营,日军更是自相惊扰,自相践踏,死伤大半。后日本侵略者又重操故伎,收买汉奸土匪武装匍匐至山顶,偷袭义军,才使徐骧所部受到重大损失,日军因而攻下彰化县城。

  10月底,日军向台南地区进攻。徐骧和刘永福坚守嘉义西南的曾文溪。曾文溪距台南府城仅二十公里,形势十分重要。徐骧率义军和高山族人民共约七百余人,在溪尾庄迎敌。他知道战斗的艰难和形势的危急,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与敌人决一死战。敌军集中了强大兵力,马步并进,炮火齐发,义军方面一无炮火,二无马队,但士气昂扬,人自为战,在血泊中猛烈砍杀敌人。但终因力量悬殊,义军伤亡重大,徐骧在战斗中为炮火所伤,壮烈殉国。临死前,他仍壮心不已,大声呼喊道:“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躯,死而不愧”。充分表现了这位台湾抗日英雄的一片爱国热忱。曾文溪陷落后不久,台南也为日军所占。从此,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五十年之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25 23:14 , Processed in 0.1093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