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中华冯氏文化总会沉痛悼念冯邦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兴云 于 2025-11-17 14:33 编辑

中华冯氏文化总会沉痛悼念冯邦先生
    文化巨擘陨落        精神永耀长空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112_184.jpg
        公元2025年11月11日,中华冯氏联谊会创始人、终身名誉会长冯邦先生,以九十九岁高龄与世长辞。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中华冯氏文化总会以及所有冯氏族人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先生一生以文化为舟,以宗亲为帆,在浩渺历史长河中为冯氏文化点亮灯塔。今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沉痛的心情,追思先生之德,缅怀先生之志,表达我们最深切的哀悼与敬意。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215_295(1).png
中华冯氏总会    冯广冯氏文化总   
中华广东冯氏商会    授予  冯邦  老会长
【特别贡献奖】

一、巨著传世,文化为基
        冯邦先生是冯氏文化研究的一代宗师,其学问之深、记忆力之强、治学之严谨,令人肃然起敬。他倾尽毕生心血,编纂成《中华冯氏文典》与《中华冯氏史典》两部鸿篇巨著,开创了冯氏文化系统整理的先河。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319_998.jpg
        《中华冯氏文典》以历史典籍与族乘资料为根基,分门别类,梳理冯氏始源、分流、支派之脉络。从冯氏的古老起源,到各支派在历史长河中的迁徙与发展,先生都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与梳理。同时,文典还对族谱、郡望、名人典故进行了详实的记录,为冯氏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与捷径。无论是想要追溯自己家族根源的冯氏族人,还是对冯氏文化感兴趣的学者,都能在这部文典中找到所需的资料。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437_927.jpg
        《中华冯氏史典》则更全面地总结了冯氏优秀历史文化,科学论证了先祖延续轨迹。书中不仅记录了冯氏家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还深入分析了冯氏文化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演变与发展。这部史典为抢救挖掘各支派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冯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承。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533_177.jpg
(首届中华冯氏文化节(2010年)全国冯氏会长合影)

        两部巨著,堪称冯姓历史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堪称里程碑式。它们不仅为冯氏族人提供了了解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641_830.png
(中华冯氏联谊会第三届三次常务会上的冯邦老人)

二、奔走四方,联谊为魂
        冯邦先生年届耄耋,却壮心不已。他不辞劳苦,四处奔走,以赤子之心感召天下冯氏宗亲。在他的感召与领导下,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联谊组织,中华冯氏文化联谊会应运而生,全国首届“中华冯氏文化节”隆重举行。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756_887.jpg
(中华冯氏文化总会冯定恒会长
2024年4月在广东高州全国冯氏会长会议上
给冯邦老人颁授【特别贡献奖牌奖金】仪式)

        为了筹备文化节,冯邦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前往各地与冯氏族人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组织召开了多次筹备会议,对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安排。在文化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冯氏族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冯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大家通过文艺表演、文化展览、学术研讨等形式,展示了冯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3910_638(1).png
(冯邦老会长和常务副会长冯兴云讨论冯氏文化)

         这些活动,成为联络集聚天下冯氏向心力的典范模式,为海内外宗亲联谊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冯氏宗亲文化的继承、传播、延续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先生之功,在于团结;先生之德,在于奉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冯氏族人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力量。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4015_639.jpg
(首届中华冯氏文化节(2010年)的冯邦会长)

三、精神永存,典范长存
        冯邦先生的一生,是勇于肩负责任与使命的一生,是对冯氏文化虔诚信仰的一生,是对冯氏先祖深切敬畏的一生。他以耄耋之躯,完成两部经典巨著;以赤子之心,推动冯氏文化研究。其胆识、智慧、热诚与奉献,令人敬仰,堪称冯氏文化研究的一代宗师。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4120_382.jpg
(冯邦老会长2010年前的作品简介)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对家族的责任担当。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冯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因历史久远、灾荒战乱等原因,巨著难免有遗漏或未考究之处,然其提供探讨线索、争鸣载体、问路基石之功,实为瑕不掩瑜,万毛一疵而已。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4422_271.jpg
(冯邦老人2010年前历届会议剪影)

四、深切哀悼,永志不忘
        今日,冯邦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的巨著,将永远成为冯氏子孙的宝贵财富;他的功绩,将永远载入冯氏文化的史册。我们沉痛悼念冯邦先生,愿他在天之灵安息;我们必将继承他的遗志,弘扬冯氏文化,团结宗亲,共创辉煌。
微信图片_2025-11-17_134316_367.jpg
(中华冯氏联谊会冯邦老会长活动剪影)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华冯氏文化总会会将带领全体冯氏族人,继续开展冯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举办更多的联谊活动,增进冯氏族人之间的感情和交流。我们将以冯邦先生为榜样,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为冯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3230_232.jpg
(中华冯氏联谊会冯邦老会长活动剪影)

        冯邦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冯氏文化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冯氏族人不断前行。安息吧,冯邦先生!

中华冯氏文化总会
2025年11月12日    敬挽!

编注:中华冯氏文化总会悼念文撰写完稿后,插入的图片没有按顺序和文章内容排例,因为图片是作者手机存留纪念照片和冯老著作中照片翻拍,所以不清晰,只是为沉痛悼念冯邦老人,作者贵州冯兴云,敬请宗亲们阅读时理解和见谅!
微信图片_20250520015300.png
微信图片_20250611162319.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5-11-17 23:15 , Processed in 1.1261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